2017年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09微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孢囊孢子。
【答案】孢囊孢子是指毛霉目的一些真菌,在基质上形成一种节段的跳跃菌丝。
2. 新陈代谢(metabolism )。
【答案】新陈代谢(metabolism ), 简称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通常泛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3. 鞭毛。
【答案】鞭毛是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长丝状、波曲状的附属物,为一至数十根,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4.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
【答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一组具有高度多态性、含有多个基因座位、并紧密连锁的基因群所编码。每个位点上的基因可编码一种抗原成分,其表达产物可以分布在细胞膜上,也可以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于血液或液体中,它们是机体的自身标志性分子,参与T 细胞识别相应抗原以及免疫应答中各类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可限制NK 细胞不致误伤自身组织,是机体免疫应答状态中识别“自身”或“异己”分子的重要分子基础。
5. 传染与免疫。
【答案】传染是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突破其宿主的三道免疫“防线”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植、生长繁殖或(和)产生酶及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为隐性传染、带菌状态和显性传染;免疫是机体对体内外生物性刺激的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识别异物、排除异物、消灭异物的生理功能,或者说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抗原物质的一种生理功能。传染与免疫是病原菌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6. 间歇灭菌法。
【答案】间歇灭菌法,又称分段灭菌法或丁达尔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一般是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在T 蒸煮以杀灭然其中的微生物营养体,然后放至室温或
下保温过夜,诱使残留芽孢发芽,次日再以同法蒸煮和保温过夜,如此重复3天即可在较低的灭菌温度下同样达到彻底灭菌的良好效果。
7. 污染。
【答案】污染是指实验室中的微生物,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纯培养因其他微生物的侵入、生长和繁殖而造成种种危害的现象。
8. 准性生殖
【答案】准性生殖是指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种生物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且不以减数分裂的方式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二、简答题
9. 试述核酸(DNA 和RNA )分析在细菌分类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意义。
【答案】通过核酸分析鉴定细菌遗传型,每一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稳定的DNA ,即基
因的成分和结构。不同种微生物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程度代表着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疏密。
(1)DNA 碱基比例的测定。DNA 碱基比例是指(G+C)mol%值简称CG 比,它表示DNA 分子中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
(2)核酸分子杂交法。按碱基的互补配对原理,用人工方法对两条不同来源单链核酸进行复性,以构建新的杂合双链核酸的技术,称为核酸杂交。
(3)rRNA 寡核苷酸编目。一种通过分析原核或真核细胞中最稳定的rRNA 寡核苷酸序列同
rRNA 甚至被称作细胞中的“活化石”,源性程度,以确定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谱系的方法。
用一种RNA 酶水解rRNA 后,可产生一系列寡核苷酸片断,如果两种或两株微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则所其产生的寡核苷酸片段序列也就越近。
(4)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对微生物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是当前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中掌握微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最佳途径,当今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仍以细菌为主,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较少。
10.试列表比较两种连续培养器恒浊器和恒化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答案】连续培养器恒浊器和恒化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比较如下表。
表
11.简要描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如下表:
表
12.与分批发酵相比,连续培养有何优点?
【答案】由于连续培养中微生物的生长一直保持在对数期,生物量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恒定,因此与单批发酵相比,连续培养具有以下优点:
(1)能缩短发酵周期;
(2)提高设备利用率;
(3)便于自动控制;
(4)降低动力消耗及体力劳动强度;
(5)产品质量较稳定。
13.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是什么?简述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1)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因素是病原体、宿主的免疫力、环境因素。
(2)病原体侵入其宿主后,按病原体、宿主与环境三方面力量的对比或影响的大小决定着传染的结局,所以病原体、宿主的免疫力、环境因素三者的相互关系:
①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菌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能引起宿主的轻微损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而基本上不会出现临床症状者,即为隐性传染;
②如果病原菌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菌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两者长期处于相持的状态,即为带菌状态,如不注意,就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③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物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