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909综合地理[专业硕士]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缘政治学

,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答案】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2. 城市经济区

【答案】城市经济区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区一样,也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历史演变、交通状况、经济联系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3. 施吕特尔

【答案】德国地理学家,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认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论述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方法论原理上来。著有《人类地理学的目的》、《早期中欧聚落区域》等。在研究方法上,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景观。先区别出原始景观一一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存在的景观,然后探索原始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即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的变化过程。施氏在使地理学走向科学化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4.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答案】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汤因比在对多种文明的起源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是“挑战和应战”。他以埃及的文明为例说明如果没有当时对环境的应战也就不会有埃及古国的文明。

5. 领土

【答案】领土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不问其大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在国际法上不构成国家。但国家的领土并不要求绝对确定,部分边界未划定,或存在边界争端,均不妨碍其为国家。领土包括陆地和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领水附随于领陆。领空和底土又附随于领陆和领水。因此领陆是最重要的部分,是领土的主要成分,领陆如发生变动,附随于领陆

的领水、领空和底土亦随同变动。

6. 人地相关论

【答案】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7. 人地关系图式

【答案】人地关系图式是斯宾塞和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该图式包括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等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义都受到另两个要素的影响,因此,该图式反应出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这四个要素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

8. 旅游资源

【答案】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9. 郊区化

【答案】郊区化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10.种植园农业

【答案】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11.维布雷宁消费型

【答案】维布雷宁消费型,维氏认为,人类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其需求和购买行为通常要受到社会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并遵从他所处的相关群体、社会阶层和家庭等特定的行为规范。维布雷宁模式立足于社会文化环境,探讨了外部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对外部

环境的能动反应。

12.生计农业

【答案】生计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即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其产品除主

要为了自己家庭成员所消费外,剩余量小大,用于交换其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如农具和衣服等。

二、简答题

13.简述旅游业的特点及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答案】(1)旅游业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2)旅游业的特点

①综合性

a. 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及旅游管理涉及社会的多个行业部门;

b. 旅游效益要求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综合最佳效益。

②大众性

现代旅游业的旅游消费成了群众性的大规模的社会生活浪潮,旅游消费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地域差异性

a. 旅游资源分布上的区域差异;

b. 旅游者对各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区域性;

c. 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④季节性

a. 地理位置与环境及旅游资源种类与性质等构成的旅游区的旅游环境条件;

b. 客源地的环境条件和假日的集中分布时间。

⑤脆弱性

a. 旅游发展受国际旅游环境如出国政策、旅游市场、经济发展、局部战争、流行性疾病、自然灾害、政局变化等的影响;

b. 内部各行业及相关部门出现不协调时,极易使旅游经济效益下降。

⑥外向性

旅游业是一项国际性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受国界限制。

(3)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不同于旅游分类,它是指以旅游活动的主导内容为依据所确定的旅游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以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