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培养单位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段盐析。
【答案】分段盐析是指利用不同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盐浓度不同,逐渐増加中性盐(常用硫酸铵)的浓度,从而使不同蛋白质先后析出的方法。例如血清中加入50%的
析出,加入100%的
2. 抗毒素。 可使清蛋白析出。 可使球蛋白
【答案】抗毒素是一类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体经产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即能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3. 寡聚酶。
【答案】寡聚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寡聚酶中的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容易用酸碱、高浓度的盐或其他的变性剂分离。寡聚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几百万。
4. 肽键(peptidebond )。
【答案】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失水缩合而形成的酰胺键,是肽和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化学键。
5. 简单扩散。
【答案】简单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膜的运输方式。
6. (可立氏循环)。 【答案】(可立氏循环)是指激烈运动时,肌肉中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利用
,又称乳酸(音译为可立氏循环)还原成乳酸,乳酸转运到肝脏重新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经过肝细胞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最终
以血糖形式运回肌肉的循环方式。这一循环代谢称为
肌肉中的积累,补充了葡萄糖,同时再生了
循环。其生理意义在于保障肌肉氧供应不充分状态下糖酵解的持续进行,因为该循环消除乳酸在这些都是有利于糖酵解的因素。
7. 糖异生作用。
【答案】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甘油、脂肪酸及某些氨基酸在生物体内转化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8.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答案】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双向电泳)是指唯一能同时分辨上千个蛋白质点的技术。其原理是根据 蛋白质的两个一级属性,即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特异性,将蛋白质混合物在电荷(等电聚焦,IEF )和相对分子质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两个水平上进行分离。
二、填空题
9.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三级结构是由美国_____用_____的变性和复性实验来证明的。
【答案】Anfinsen ; 牛胰RNase
10.辅酶中含有腺苷酸成分除【答案】FAD ; 和外,还有_____和_____。
11.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 能提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_____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答案】疏基
12.凝集素能专一地识别细胞表面的_____并与之结合,从而使细胞与细胞相互凝集。
【答案】糖基
13.DNA 复制时与DNA 解链有关的酶和蛋白质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DNA 解链酶;单链DNA 结合蛋白;拓扑异构酶II
14.复合体II 的主要成分是_____。
【答案】琥珀酸脱氢酶
15.影响核酸的主要因素除GC 含量外,还有_____和_____。
【答案】离子强度;
16.代谢底物和代谢产物对代谢过程中调节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
【答案】前馈作用;反馈作用
17.浓缩DNA 样品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离心法;乙醇沉淀法;超滤法
18.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4个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辅酶分别是_____; 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_____; 产生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
【答案】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是FAD ,其余三个为
琥珀酸硫激酶;
三、单选题
19.生物合成需要CMP 活化的糖衍生物的物质是( )。
A. 葡糖脑苷脂
B. 硫酸酯
C. 半乳糖脑苷脂
D. 鞘酯
E. 神经节苷脂
【答案】E
20.为了维持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处于活性状态,以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存在高水平的
B. 存在高水平的
C. 存在高水平的
D. 存在高水平的
E. 存在高水平的乙酰
【答案】D
21.下列哪一化合物可直接提供原子用于嘌呤环的合成( )。
A. 氨甲酰磷酸
B.ATP
C.Asp D.
【答案】C
22.除叶酸外,与一碳单位转运有密切关系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PP
B. 生物素
C. 泛酸
D. 维生素
E. 维生素
【答案】D
【解析】在蛋氨酸循环中,
维生素是蛋氨酸合成酶的重要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接受
酶处于磷酸化状态 酶处于去磷酸化状态 酶处于磷酸化状态 酶处于去磷酸化状态 酶处于去磷酸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