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工程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等产量曲线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1)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具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互相替代是有效率的。

(2)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序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小,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越大。

(3)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渐减少。

2. “由于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力量,所以,垄断厂商可以任意地决定市场价格水平,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答案】这句话不对。

虽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厂商,垄断厂商在通过产量调整来控制产品的市场价格水平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或者说,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垄断厂商可以在市场上为所欲为地随意决定价格水平。事实上,任何一个厂商都是在自身生产技术、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供求状况给定的条件下来追求最大的利润。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也不例外。

(1)垄断厂商不是任意地决定产品的数量,而是根据MR=MC的原则来作出最优的产量决策。其中,等式左边的MR 项意味着垄断厂商的生产决策受到产品市场需求的制约,等式右边的MC 项意味着垄断厂商的生产决策还受到生产技术、要素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制约。

(2)当垄断厂商根据MR=MC原则选择了最优产量之后,究竟在何等价格水平出售这些产量,也不是垄断厂商可以任意决定的。垄断厂商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由消费者偏好所决定的对产品的需求状况来制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只有这样,垄断厂商才能够把所生产的产量销售出去,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当然,作为垄断厂商决策的均衡结果,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总是低的,而价格水平总是高的。

(3)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垄断厂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仍然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巩固垄断地位,维持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总之,垄断厂商虽然拥有控制市场的力量,但这并不等于说垄断厂商可以任意地索取价格,而是

必须在市场运作机制的作用下做出自身的最优产量和价格的决策,以获取垄断利润。

3. 请结合“免费乘车者问题”说明:

(1)为什么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会低于其最优数量。

(2)“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有何联系与区别?

,指个人不愿出资负担公共产品生产的成本,而依靠别【答案】(1)“免费乘车”又称“搭便车”

人生产公共产品以便自己不花费任何代价地消费。由于“免费乘车者问题”的存在,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公共产品的生产往往导致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远远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

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险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为零。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费用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即“兔费乘车”。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生产者提供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2)“囚徒困境”描述的是无法相互协调的个人之间出十自身理性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往往不符合双方(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一两难处境。

①“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联系

“免费乘车者问题”是“囚徒困境”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的运用。“囚徒困境”运用到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表明尽管提供公共物品会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理性的个人还是会选择不提供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低于其最优数量。

②“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区别

一者的区别在于,公共物品的提供并非都是“囚犯困境”的问题,利他主义和动态博弈的存在意味着公共物品合作提供的可能性; 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同样可以在自发情况下解决一部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4. 证明:若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只购买两种商品,那么这两种商品不可能都是劣等品。

【答案】劣等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需求量减少的商品。如果假设x i (p , m )是第i 种商品的马歇尔需求函数,那么商品i 是劣等品就意味着

者,如下的预算约束恒成立:

①式两边关于收入m 求导,得到:

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等式②恒成立。

假设商品1和2都是劣等品,那么就有, i=1或2,从而②式左边恒小于零,等式②

。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

不成立,这就产生矛盾。所以,如果一个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那么它们不可能都是劣等品。

二、论述题

5. 已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q 1、和q 2的效用函数为:

预算约束方程为:

其中,y 为消费者的收入; p 1、p 2分别为两种商品量q 1和q 2的市场价格。求证:在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答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其中, 和。

将边际效用函数代入一阶条件,可得:

将上式代入预算约束方程,可得:

6. 试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经济均衡理论。

【答案】(l )现实经济生活存在众多的市场,在这些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相互联系、共同制约。其中,任何一个市场的需求或供给发生变动,不仅影响该市场的价格,还可能影响其他市场的供求,从而影响其他市场价格。一般均衡理论就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研究是否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的供求都相等。

(2)一般均衡是指所有的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是相对于局部均衡而言的。一般均衡要求交换和生产都达到均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是指任意两种商品对任意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消费者面对既定的市场价格,使用现有资源,通过交换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形成对产品的需求和要素的供给,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构成商品的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要素供给的总和构成要素的市场供给。

(3)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是指任意两种生产要素对任意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生产者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购买生产要素,利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生产各种产品组合,并以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厂商利润最大化形成对产品的供给和要素的需求,所有厂商供给的总和构成商品的市场供给,所有厂商需求的总和构成要素的市场需求。

(4)当所有市场(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使得交换和生产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5)可以证明,在每个消费者的序数效用函数都是连续的、欲望是无限的等严格假定条件下,经济中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均衡。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