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馈控制系统
【答案】反馈控制系统是指控制部分不断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的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基于反馈原理建立的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又称闭环控制系统。
2. 高黏滞血症
【答案】高黏滞血症是指临床上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血液浓、黏、聚和凝的状态的指称,英文缩写为HVS , 它可使微循环的血管状态和血液流变异常,并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的功能。
3. 肌紧张
【答案】肌紧张又称静态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它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处于持续而轻微的收缩状态,主要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和维持躯体姿势。发生肌紧张时的肌肉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因此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具有持久维持而不易疲劳的特点。
4. 最大重复次数
【答案】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常用最大重复次数
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5. 更年期
【答案】更年期是指女性卵巢机能逐渐衰退到趋于消失的过渡时期,又称为绝经期,明显的表现是月经由不规律到完全停止(闭经),一般出现在44〜54岁的年龄阶段。更年期是女性从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
6. 脱水
【答案】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脱水又分为被动脱水和主动脱水,被动脱水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水分丢失。主动脱水是指为了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赛前采用人工手段,如使用蒸气浴等,
人为地造成机体脱水。
7. 赛前状态
【答案】赛前状态是指在比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为四种:赛前过分激动、赛前淡漠、赛前盲目自信和赛前战斗准备状态。
8. 红细胞比容
【答案】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又称红细胞压积。我国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比容为9. 氧的利用率
【答案】氧的利用率是指动脉血中的氧被组织所利用的比率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由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动静脉氧差算出。如:安静时,动脉血的氧含量每100ml 血约为20ml ,而每100ml 静脉血的氧含量约为14〜15ml ,动静脉血氧差为5〜6ml 或50〜60ml/L,
此时氧的利率则动脉血中的氧有
运动时,氧的利用率可増加到肌肉对氧的利用率。
10.补偿假说
【答案】补偿假说是指由于存在某一残障,而在功能上其他部分的生理功能会发生补偿性发达,以极大地适应生存需要。由于功能代偿的原因,残障人的某些功能甚至可能高于健全人。例如视力残障者会在听觉和触觉等其他感觉上有代偿性发育,这些感觉好于健全人。 被组织所利用。安静时,氧的利用率约为研究表明,耐力训练可提高而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可增高至成年女性为
二、简答题
11.根据儿童少年肌肉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答案】(1)儿童少年肌肉的特点
①儿童少年与成人相比,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较少,故收缩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
②儿童少年的肌肉发育顺序
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落后于骨骼的増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后期,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2)根据儿童少年肌肉发育的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
①根据年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在10岁以前肌肉生长和肌肉力量的增长速度较慢,不宜进行负重练习,可采用抗体重练习,如徒手跑、跳等。在12〜13岁肌肉体积和力量増长速度加快,可增加一些抗阻力(如拉橡皮筋)
或哑铃等的力量练习。15〜18岁,肌肉体积和力量增长的速度最快,在练习中,可以增加阻力或负重,以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力量练习时,应以动力性力量练习为主,辅以适宜的静力性练习。负荷不宜过大,组数不宜过多,练习结束后,注意做好放松活动。
②根据肌力发展规律安排训练
由于儿童少年肌肉的生长发育不均衡,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全面身体训练,在注意发展大肌群(如腹背肌肉等)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在身高增长加速时,肌肉的长度增加较快,肌肉收缩力量和耐力都较差,宜采用伸长肢体练习,弹跳和支撑自身重量的力量练习,重负荷力量练习宜少采用。生长加速期结束后,身高的增长缓慢、肌纤维增粗速度加快,肌力显著増加,可以适当增加力量性练习。
12.老年人健身前应该做哪些工作?
【答案】老年人健身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
(1)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必须进行医学检查,通常包括血液学检查、临床物理检查以及运动机能评定等几个部分。老年人健身前机能评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老年人在从事体育锻炼时安全有效。
(2)从理想的角度来说,应对参与运动的老年人的个体状况进行体质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压、心输出量、ECG 、肺活量)、人体形态、运动能力等测定。
13.何谓感觉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各自特点及作用如何?
【答案】(1)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一类和第二类细胞群,其接受特定的感觉传入,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关系。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其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入,经过多突触接替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关系。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14.女性的心肺功能与男性比较有哪些形态、生理特点?
【答案】女性心肺功能与男性相比有以下形态和生理特点:
(1)女性的心脏功能的特点
女性心脏较男性心脏重量轻体积比男性心脏小约容量较男性小150〜200毫升;安静状态女性心率较快,快于男性10次/分左右,每搏量少于男性5〜10毫升,收缩压平均低于男性10.5mmH9,舒张压约低5.ImmHg 。所以,女性的心血管机能弱于男性,运动中必须依靠加快心率来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运动后的恢复过程中,女性心率恢复速度较慢。
(2)女性的肺部功能的特点
女性的胸廓较小,呼吸肌力量较弱,安静时呼吸频率较男性快4〜6次/分,且呼吸深度浅;女性的肺活量约为男性的70%,最大摄氧量比男性少0.5〜1升,因此,女性的呼吸机能亦较男性为低,从而制约了女性运动中机体的氧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