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612外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学才子派”
【答案】“大学才子派”是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的统称。他们大都在牛津或剑桥受过教育,具有较深的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修养。他们将古希腊罗马戏剧、中世纪民间戏剧等各种戏剧形式融为一体,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创作出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诗意盎然的剧作,为英国民族戏剧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创作准备了条件。其代表人物有约翰·李利、托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等。
2. 《旧约》
【答案】《旧约》是犹太教圣经,也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旧约》原文为希伯来文,其内容主线是讲上帝与其子民希伯来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故事。后来从犹太教直接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随这两大宗教的传播,旧约全书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对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3. “心灵辩证法”
【答案】“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成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者塑造精神探索型的人物形象。
4. 《云使》
【答案】《云使》是印度古典梵剧诗人迹梨陀婆写的一首抒情长诗。共125节,每节4行,分“前云”和“后云”两部分。诗作中心形象是“云”。它是爱的使者和爱的象征。诗人依靠神奇美妙的想象,在雨云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赋予它以人性和人情,借雨石的缓缓推进,歌颂印度中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爱的思念、焦灼与渴望。这部诗作感情缠绵,想象丰富,比喻优美,韵律和谐,代表了古典梵剧抒情诗的最高成就。自从它问世后,不断出现模仿之作,形成了文学史家统称的“信使诗”的诗体。
5. “为艺术而艺术”
【答案】“为艺术而艺术”是一种美学观点。德国古典美学深奥的思辨性与晦涩的语言,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备感艰难,而“为艺术而艺术”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它汲取了德国美学的要义与精髓,又除去其繁琐的细节,以精炼的法语铸造成一句响亮的口号,成为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一面醒目的旗帜。“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创作的目的在于自身,宣布艺术脱离政治,脱离社会需要和教育任务。这种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客观意义都是各不相同的:有时是对某些流派的“功利主义”的反驳,或是对企图驾驭艺术的政权的抗拒。在这种情况下维护“为艺术而艺术”就是保护艺术免受敌对力量的损害,坚持艺术的美学特性和它的独立性。但是把艺术家与社会的分离作为“为艺术而艺术”产生的普遍根源,必然导致脱离生活。它最后必然为新的思潮所淹没。
6. 《人间喜剧》
【答案】《人间喜剧》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主要表现在: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③描写了一幕幕争夺金钱的惨剧,揭露了金钱的罪恶。《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7. 拜伦式英雄
【答案】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 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8. 《第二十二条军规》
【答案】《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瑟夫·海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约瑟夫·海勒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的军营生活,无情地嘲讽和抨击了黑暗的现实,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危机,表达了人必须作出人生选择的思想。小说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与主题。小说利用荒诞不经的情节,反讽俏皮的语言,描写人难以摆脱的困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荒诞不经,在笑声中嘲笑了社会,但是饱含着辛酸与无奈。小说成功塑造了“反英雄”形象; 通过“人像展览式”的戏剧性结构构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整体上显得凌乱破碎,但呼应了小说的荒诞氛围。
二、简答题
9. 简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
【答案】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得到很大发展。在19世纪前30年,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
(1)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彭斯和布莱克
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长于抒情和讽刺。其代表作《苏格兰方一言诗集》,揭露贵族的贪婪,赞美农民的纯朴,风格清新刚健,语言通俗,达到了18世纪英国诗歌的高峰。布莱克运用清新的民歌体和奔放的无韵体写诗,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其代表作是《四天神》。
(2)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诗人群
“湖畔派”三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特别强调诗人在“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时,要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华兹华斯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主张用民间的纯朴语言写诗人的真实感受。华兹华斯关于诗歌改革的主张以及他的创作实践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3)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
这三位诗人与“湖畔派”诗人不同,他们始终忠于法国革命理想,反对专制暴政,同情人民苦难,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倾向。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其《唐·磺》更因其思想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而成为世界不朽的名著。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其《西风颂》、《致云雀》等抒情诗歌,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济慈的诗形象生动、想象丰富,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其代表作是《夜莺颂》。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把“湖畔派”开始的诗歌革新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艺术上有重大创新。
此外还有司各特,他早期创作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转向小说,成为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从整体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士责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
10.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答案】凡尔纳作为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对后世科幻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1)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的内涵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包含地球冒险、星际历险以及科学发现等科幻性内容,开启了科幻小说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