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摘要

一、论述题

1. 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三点:

(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人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前的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积极地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许多在华外报的主办人甚至是直接投入到侵华活动中去。

(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1018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清政府为了遏制西方殖民势力的人侵,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致使中外文化交流隔绝,阻碍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当闭关政策被打破时,中西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来说并非坏事。

②在华外报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就把自然科学知识,诸如日食、月食、地球运转等。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实用科技方面的介绍越来越多,如治河、防火、炼钢、探矿等。

③外报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这些都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报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不同之处在于记者和编辑有独立撰稿权,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这一点体现了近代报刊的民主主义观念,却为专制独裁的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容忍。如果不是西力殖民者在强行进入中国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外报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培养了中国第一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