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思想政治理论课69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有哪些?
【答案】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 简析当代资本主义金融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
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3. 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哪些形式? 如何全面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答案】(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①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对外贸易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②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是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资金缺乏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外资主要有三种形式:财政信贷、商品信贷和直接投资。
③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包括购买国外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a.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指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外贸增长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b. 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调整进出口结构;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②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a.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鼓励外商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来华投资; 允许我国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融资。
b. 利用外资推动自主创新,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进行原始技术创新和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做好消化、吸收、再创新; 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研发机构及企业开展研发合作; 鼓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创业投资。
c. 利用外资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产业; 严格限制外商投资高能耗、高污染和房地产等产业。
d. 利用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度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准入条件; 创造条件,促进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开放型产业和国外产业转移。
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要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引导和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利用好国外市场和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支持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 为什么说“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答案】(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①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②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我们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列宁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阶段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二、论述题
5.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进一步说明其含义和意义。
【答案】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社会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社会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就是扩大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就其规模来说,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①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②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之和。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