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革命根据地建设思想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思想,实践

  摘要


1929年至1930年,年仅25岁的邓小平在广西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实施了一系列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措施,这是邓小平独挡一面进行革命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时期,也是邓小平一生中辉煌的一个时期。邓小平在这一时期中的实践和思想、理论上的探索,既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素材和经验,也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历史基础,是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对邓小平在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措施和实践、思想及其特点、历史地位和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邓小平理论最初萌芽或产生时的实践和理论渊源,深刻领会邓小平一生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和作风,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和历史基础。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作用。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理由和意义,并对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简单的综述。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主要是简单介绍邓小平在欧洲法国、苏联留学时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政治理论成熟的过程,以及他留学回国后参加军政学校、担任中央秘书长等革命实践活动作一交待,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青年邓小平为何能独立担负此革命重任。
第三部分论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革命根据地建设思想和实践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这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是尽量展现邓小平早期革命活动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建设思想的部分,共分为四个小节来重点讲述,特别是第二节,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革命根据地建设思想和实践的主要内容,本文从政权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文化教育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这也是一次相对比较全面、系统地进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
第四部分,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和实践的评价和历史启示,以促进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认为邓小平理论产生和萌芽的最早时间应是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比学界通常认为是太行山抗战时期要提早了一些。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邓小平就已经开始实施了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实践,并也有一定的思想总结和认识,有关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思想都已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