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理性犯罪人模型

关键词:理性犯罪人;理性人假设;成本收益;争论;应用

  摘要


摘    要

法经济学作为一门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法律现象的交叉学科,为我们分析法律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理性犯罪人模型是法经济学家分析犯罪的理论工具,源于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理论,以理查德·波斯纳和加里·贝克尔为代表的法经济学家运用理性犯罪人的理论,全面研究和分析犯罪及其相关的法律制度,并尝试探索犯罪预防的合理措施。理性犯罪人的模型,本质在于以“效益”为中心、用效率的经济眼光看待犯罪,将犯罪人看作一个“理性的计算者”而加以研究,“成本—收益”分析是理性犯罪人从事犯罪行为的实质。但是,这种纯理性计算和经济分析法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学界对理性犯罪人模型这种假设理论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理性犯罪人过于重视效率忽视了公平正义,忽视了刑法强调的道德伦理性;有学者认为理性犯罪人模型没有普遍适用性,很多犯罪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还有学者将矛头指向理性程度,认为理性存在限度,犯罪人不可能完全理性的去权衡利弊得失。在这种情况下,从法经济学角度深入解读理性犯罪人模型,并全面分析学界针对这个模型的争论,有助于我们客观的看待这一理论。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法经济学家关于理性犯罪人模型理论学说著作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理性犯罪人模型的经济根源和主要理论,对理性犯罪人引发的论争一一分析并理清。借鉴刑法、法理和经济学的理论,结合笔者自身的理解,在法律价值、特殊情形和理性程度层面尝试完善理性犯罪人模型的相关理论,并尝试用这种理论探求有效的犯罪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