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4企业管理综合之《企业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企业推动知识共享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答案】(1)知识共享的主要方式
①正式的报告系统。包括由上到下的传达、指示,或者由下到上的汇报、呈送。这种方式适于显性知识的共享。
②师傅带徒弟。指资深员工对新员工的培养,注重对技能、技巧的培养,而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知识。资深员工通过日常的工作讲解、示范对新员工进行训练。
③建立知识库和网上知识论坛。这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保存、交流。 ④非正式的知识共享方式。这是在非正式的环境中观察别人的做法,向别人请教,员工由私人关系通过非正式的职务关系进行自山的交流。这种方一式是企业中不容小视的学习模式。非正式知识共享环境是知识创造、获取隐性知识的天然土壤。非正式的场所一般在企业的休闲处所,比如走廊、茶水间、文化室、休息室等。员工们在这里就感兴趣的话题闲谈,这种闲谈是与同事共享所知、创造新知识的重要过程。
(2)推动知识共享的主要手段
①创建知识共享的环境。建立鼓励分享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自愿参与知识的分享活动; 完善信息系统,引进适于本企业知识共享的网络平台; 引导员工建立非正式社团,提供知识交流的场所。
②完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创建鼓励知识共享的机制,比如把知识分享与薪资、奖励、晋升等结合起来,通过明文规定或在企业中形成默认的行事规范,让那些愿意与别人分享知识的员工获得实际利益。
2. 分别论述数据仓库、知识地图和群件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数据仓库、知识地图和群件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分别表现为:
(1)数据仓库
①主要功能
a. 按照任务适当确定主题,再按照主题确定需要包含什么数据;
b. 消除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以保证数据仓库内的信息是关于整个企业的一致的全局信息; ②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a. 把数据从各种各样的存储方式中拿出来进行处理,包括互联、复制、增量、转换、调度、监控等操作,再存放到数据仓库内;
b. 把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或其他相关的数据发送给不同地点的不同用户。
(2)知识地图
①主要功能:帮助企业员工实现知识的共享。
②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使企业已有的知识能够被所需要的人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知识资本的作用。
(3)群件技术
①主要功能
a. 通信(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b. 合作(工作团队中的信息共享);
c. 协作(业务过程中的自动化交互和协调)。
②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a. 辅助沟通。指以媒介的形式帮助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可视通信等形式。
b. 会议与决策支持。支持人员之间群决策、取得共识,包括远程会议、电子会议室。
c. 分担应用任务与对象。具体形式包括:公用编辑器、共同创作。
3.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管理控制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中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1)系统论原理
系统论就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系统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用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定量描述系统的一门科学。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例如,控制的目的是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这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各种控制活动要有计划,循序渐进,这体现了系统的有序性; 在控制过程中,各种控制活动互相关联,控制活动与组织活动密切相关,这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2)信息论原理
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处理与利用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管理从信息学的角度看,管理控制过程就是信息获取、加工并利用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决策的过程。所以,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
(3)控制论原理
控制论主要研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控制规律。
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控制论原理己经成为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
控制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主要技术是“功能模拟技术”,又称“黑箱方法”。它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来模拟对象,并通过模型来研究原型的规律性。管理意义卜的控制正是依据这一技术,通过调整系统的输入条件而影响系统的输出,使之符合管理的目的。
(2)MRPII 的特点
在闭环MRP 完成对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将企业的生产制造、财务会计、市场营销、采购供应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把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车间控制、能力需求、工艺路线、成本核算、采购、销售、财务等功能综合起来,实现企业生产的计算机集成管理,形成MRPII 系统,全方位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MRPII 系统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进行生产、计划及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把分散的工作中心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因而,MRPII 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成本核算要利用库存记录和生产活动记录:供应计划是建立在生产计划上的按需供应; 生产计划的制定要依赖于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大纲; 能力平衡过程是各下作中心的可用能力与生产计划中的能力需求的平衡过程; 设计部门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各项生产活动相联系; 产品结构构成控制计划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核算可及时进行,而不再是事后算账。这样,MRPII 系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3)ERP 的特点
ERP 的基本构架和基本逻辑与MRPII 并无本质卜的不同。ERP 系统从功能卜看仍是以制造过程为中心,其核心是MRP ,它体现了制造业的违用模式。
ERP 在MRPII 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仲。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需链管理功能。这样,ERP 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功能子系统组成:
①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该系统的日标是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建立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战略经营系统,实现基于Intranet/Internet环境的战略信息系统,完善决策支持服务体系,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既面向市场又注重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
②全面成本管理(totalcostmanagement )系统。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价格在竞争中仍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ERP 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的作用和目标就是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成本优势,并山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体系和全面成本管理系统予以保障。
4. 有哪些关于职业发展的理论?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答案】(1)职业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
①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这一理论首先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将劳动者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相应的职业也划分为六种类型:
a. 现实型。现实型的人喜欢对事情、工具、机器、人、动物等进行摆弄操纵。这种类型的人最好是以能使他们面对明确具体的任务的环境去进行工作; 建议让他们去从事需要技巧或不要技巧的体力活、工程性工作、室外的保护性工作等诸如此类的职业。
b. 智力型。智力型的人是通过对智力运用和对思想、文字以及信息符号之类的操纵,来处理和应付生活的。这类人对于那种使他们面对需要高度抽象与创造能力的任务环境时能够十分适应,如鱼得水; 建议他们去搞科学、各种教学工作或写作著述这类职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