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761中外美术简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海上画派

【答案】海上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是指发生于19世纪中叶一20世纪初期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张熊、朱熊、任熊为代表。任熊、任薰兄弟及其学生任颐又并称“海上三任”。晚期“海派”则以吴昌硕为巨璧。“海派”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2. 天津“泥人张”

【答案】天津“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为张明山,他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3. 波臣派

【答案】波臣派是明末清初的肖像画流派,因创始人曾鲸字波臣而得名。曾鲸在人物肖像画中重视墨骨的画法,以淡墨勾定轮廓五官,然后施墨色染出结构凹凸,再赋色彩。其画法吸收了民间写真的传统技巧,又糯合文人画的审美取向,故而文质相兼,独具特色。当时追随者甚众,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画特点的波臣派。

4. 岭南画派

【答案】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熟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岭南画派以“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岭南画派的创作题材以花鸟和山水为主。其表现特点是写实性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将雄健泼辣的笔墨与水粉技法结合在一起,渲染出天光云影、月夜朦胧的气氛,画面真实而又诗意盎然。

5. 秦兵马俑

【答案】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有机组成部分,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兵马俑于1974年一1976年被发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崇尚写

实,手法严谨; 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总体布局上利用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秦兵马俑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6. “六齐”

【答案】“六齐”是中国古代冶炼青铜的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器的合金成分,视用途与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六齐”的出现表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对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己经有所认识。

7. 八大山人

【答案】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其绘画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

8. 黑陶

【答案】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汉族制陶技艺,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二、简答题

9. 说出敦煌、炳灵寺、云冈、龙门四大石窟的开凿年代。

【答案】(1)敦煌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关中通往西域的咽喉。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至元代,历经11个朝代不断修造而成。

(2)炳灵寺石窟,位于黄河之滨的小积石山,开凿在大寺沟西侧的悬崖峭壁上,距甘肃永靖西南约40公里。始于十六国时的西秦,北魏、隋、唐续有开凿,宋元以后有过补塑和彩绘。

(3)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而衰落。

(4)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3公里处伊水河畔,开凿在东西二山上,又称伊阙石窟,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后至唐贞观、天宝年间。

10.试比较沈周、文徵明艺术风格的差异。

【答案】(1)沈周、文徵明其人

①沈周是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②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号衡山居士。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夕,在画史

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2)沈周和文徵明艺术风格的差异

①沈周用笔以粗者为主,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笔丰墨健,意态轩昂,尤能在温雅恬静的情调里表达恢宏的胸襟、丰富的想象与旺盛的生命力,代表作品有《夜坐图》《江村渔乐图》等。

②文徵明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而以细笔为主,师法赵孟頫、王蒙,于繁密中见文秀,情调闲静典雅; 设色多青绿重彩,问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 布景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空间表现; 邱壑林木棱角分明而略有变形,笔墨于干枯中见秀润,于熟练中显生涩。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代表作品有《古木寒泉图》。

11.“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

【答案】“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是指因材施艺,较多地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循石造型是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种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其代表作品是霍去病墓石雕。

12.谢赫“六法”的内容是什么? 他们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

【答案】六法是中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谢赫在他的《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的标准即“六法”。“六法”的内容:

(1)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把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变现的最高准则。“气”是艺术家对自然中的生命力的感悟和灵现,而“气”与“韵”是不可分离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中的“韵”,取决于如何把握住这个“气”。

(2)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艺术家要具备图画中线条造型之绘画艺术的深厚功力,这功力不仅体现一般“笔力”上,而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笔势”上。

(3)应物象形应物象形是指艺术家“应物”创作时,把追求多元发散思维的抽象表现或抽象描绘视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阶艺术之表现形式。

(4)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是指艺术家可以不受制于实际呈现的具象对象的客观自然的色彩,可以自由而富有个性化地按照自己的创作习惯与创作需要来进行“赋彩”,以达到该艺术家所要描绘图画的个性化的,甚至是意外而美好的艺术表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