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817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 SEQ=11220)的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

A.CSYN=0, ACK=0, SEQ=11221, ACK=11221)

B. (SYN=1, ACK=1, SEQ=11220, ACK=11220)

C. (SYN=1, ACK=1, SEQ=11221, ACK=11221)

D.CSYN=0, ACK=0, SEQ=11220, ACK=11220)

【答案】C

【解析】首先,不管是连接还是释放,一般只要写出来,SYN 、ACK 、FIN 的值一定是1,排除A 项和D 项。确认号是甲发送的序列号加1,ACK 的值应该为11221(即11220已经收到,期待接收11221),所以排除B 项可得正确答案A 项。另外需要重点提醒的是,乙的SEQ 值是主机随意给的,和甲的SEQ 值没有任何关系,这里只是巧合。

2. 在0SI 参考模型中,第n 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

A. 第n 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 第n+1层为从第n 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 第n 层使用第n+1提供的服务

D. 第n 层和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在OSI 参考模型中,只能是相邻的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就是下一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3. 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 )。

A. 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B. 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

C. 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

D. 使用确认机制来确保传输的数据不丢失

【答案】D

【解析】如果一个协议使用确认机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确认,那么可以认为是一个可靠的协议。如果一个协议采用“尽力而为”的传输方式,那么是不可靠的。例如,TCP 对传输的报文段提

供确认,因此是可靠的传输协议;而UDP 不提供确认,因此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4. 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答案】A

【解析】首先,考生需要知道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采用的是IP 。这样就可以根据IP 数据报的首部来判断网络层提供的是什么服务。

(1)无连接与有连接区分:该协议是否使用连接,只需看其首部有没有建立连接的字段。显然,IP 数据报并没有像TCP 报文一样,首部含有如SYN 、FIN 等建立连接的字段。故IP 提供的是无连接的服务;

(2)不可靠与可靠区分:如果是可靠的,在分组首部中必须含有序号以及校验数据部分的校验和字段,而IP 分组中都没有(IP 数据报首部中的校验和字段仅仅校验首部,并不校验数据)。故IP 提供的是不不可靠的服务;

(3)数据报与虚电路区分:IP 分组中头部含有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并不是一个虚电路号,所以网络层采用的是数据报服务。

5.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B 、400B 和500B 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个和第3个TCP 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

A.300

B.500

C.1200

D.1400

【答案】B

【解析】首先应该计算出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第三个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为900, 由于第二个段有400B ,所以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为900-400=500。由于确认号就是期待接收下一个TCP 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所以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500。这一题相对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理解TCP 发送确认号的原理就可以了。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案】C

【解析】A 项:网络的层次包括如IS0/0SI模型的七层结构,TCP/IP模型的五层结构;

B 项:每一层使用的协议,如网络层的IP , 传输层的TCP 和UDP 等;

D 项: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如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网络互联等功能,传输层提供不同主机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内容等功能。

以上3个概念在教材中都有详细说明,只有C 项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没有提及,因为内部实现细节由工作人员完成,对于用户和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我们并不需要知道。

7. 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 )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

A. 根据网络的流量大小改变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

B. 只传送“请求”和“结果”来减少网络的流量

C. 通过客户端本地存储所有的数据来降低网络流量

D. 在服务器上执行所有的数据处理

【答案】B

【解析】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客户机与服务器分别表示相互通信的两个应用程序的进程。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响应客户机的请求,提供客户机所需要的网络服务。服务器只是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机,在网络上传输的只有“请求”与“结果”,并不需要传送整个数据库或者其他额外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网络的流量,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

8. 一个TCP 连接总是以1KB 的最大段来发送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 (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的大小是( )。

A.7KB

B.8KB

C.9KB

D.16KB

【答案】C

【解析】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慢开始门限值减半后将变成8KB ,发送窗口变为1KB 。下面逐一列出各个RTT 之后的拥塞窗口大小。

①开始重传:此时拥塞窗口为1KB ;

②第一次RTT 结束:执行慢开始算法,此时拥塞窗口为2KB ;

③第二次RTT 结束:执行慢开始算法,此时拥塞窗口为4KB ;

④第三次RTT 结束:执行慢开始算法,此时拥塞窗口为8KB ;

⑤第四次RTT 结束:由于第三次RTT 结束的时候拥塞窗口的大小已经和慢开始门限值相等,

所以此时应该结束使用慢开始算法,转而使用拥塞避免算法,故此时拥塞窗口为8KB+1KB=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