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文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司母戊方鼎的艺术特点及意义。
【答案】(1)司母戊鼎的艺术特点
①司母戊鼎的形体纹饰庄严威武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柱足和鼎耳粗壮,具有浑厚的体量感和雄浑气势,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印象,是商周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饰有主纹。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臀臀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
②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高超精湛
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三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四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如今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有关青铜器的研究,以及甲骨文中的记载,认为在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三个字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拼的庙号。以及根据铭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妇妌而制的。
(2)司母戊鼎的意义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因其腹部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母戊鼎器形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75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享誉“镇国之宝”的美誉。
2. 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戏曲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属于一种表现性综合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存在诸多相同点的同时仍有众多差别。
(1)表现形态不同
西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比较单纯。戏剧艺术最早的形态是歌舞结合,戏剧原本是从祭祀性的舞蹈中产生出来的,但西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己不再拥有歌舞结合的形态:或者是依靠台词的“话剧”; 或者是只歌不舞的“歌剧”; 还有专舞不歌的“芭蕾”。歌舞分家成为西方戏剧的某种特征。
我国传统戏曲在表演元素上呈现多元化。其保留着古老的歌舞结合的传统。中国戏曲的各剧种,几乎无一例外包含有唱、念、做、打各要素。京剧《打渔杀家》、评剧《花为媒》等剧目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特征。其实,从“戏曲”这一名称也可以看出,“戏”指舞蹈与动作,“曲”指歌唱部分。“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
(2)对现实的审美把握不同
西方戏剧侧重“写实”。“写实”是指在舞台上从表演到布景,都要使看戏的人感觉到如同生活的真实形态,例如《雷雨》等经典话剧的布景与音响都逼近生活形态。东方戏剧侧重“写意”。“写意”是东方文化的特征,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性,而重在表现意境,这是戏曲的绝妙之处。在戏曲舞台上,拿一根马鞭舞动就意味着骑马奔驰; 而跑一个圈就算走过了十里八里甚至千里万里; 四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等。似乎有点像人们幼小时骑着竹竿就仿佛在高头大马上一样,是极富想象力的创造。这种不求生活再现,而用高度提炼、夸张、美化来达到神似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展了表现生活的领域,把观众带到五光十色的生活联想之中,让人获得高度的艺术享受。
3. 简述蒙太奇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 的中文译音,原为建筑学术语,意味构成、装配,组成。在电影中,蒙太奇是指按照特定的创作目的和遵循一系列艺术规则对镜头与镜头、画面与声音进行有机组合的基本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创造出电影作品空间和时间的完整性、统一性,完成对人物、环境和事件的叙述,表达具有内在逻辑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和谐的节奏和风格。
因此,蒙太奇不只是一种剪辑规则,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创作方法。蒙太奇一般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三种。
(1)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影视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叙事蒙太奇又可以分为线性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2)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是指以相连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上或者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更为丰富的含义,从而表达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其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感和揭示意义。主要包括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
(3)理性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是指通过在画面之间建立关系来传达特定的抽象思想,从而引发观众的理性判断
与思考,主要包括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和思想蒙太奇三类。
4. 什么是类型电影? 美国比较典型的类型片有哪些? 举例说明。
【答案】(1)类型电影的含义
类型电影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商业电影所造就、强调的一种创作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类型影片的突出特征就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一般认为西方类型电影包括三个基本元素:
①公式化的情节;
②定型化的人物;
③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2)比较典型的类型片比较典型的美国类型片包括西部片、强盗片、音乐歌舞片、恐怖片等。 ①西部片
西部片是美国电影中最古老的样式之一,主要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影片。西部片被认为是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的影片类型。
第一部西部片是1905年埃德温·鲍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20世纪30年代末一大批经典之作产生,其中最著名的是约翰·福特执导的《关山飞渡》。
②强盗片
强盗片的特点是涉及暴力和犯罪,常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着力描写被社会摈弃的人群以及他们对“美国梦”的执著追求。20世纪30年代是强盗片的黄金时期。
1972年的《教父》和1974年的《教父续集》不仅为强盗片争得了第一座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而且为这一类型的影片开创了新的模式——史诗性的、家族式的强盗片模式。
③音乐歌舞片
歌舞片是美国电影的传统样式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第一部歌舞片是《爵士歌王》(1927),它同时也作为第一部有声片而享誉世界电影史。 ④恐怖片
恐怖片是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卡里加里博士》成为最有影响的第一部恐怖片。1931年,两部堪称恐怖片经典的影片首先映入观众的眼帘,即《德拉库拉》和《弗兰肯斯坦》。在这些影片中,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像风格和美国的电影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
5. 简述影视语言中的蒙太奇及其技巧类型。
【答案】(1)蒙太奇的内涵
蒙太奇源于法语“montage" ,建筑术语,即装配、构成、组装。影视艺术借用成为专业术语,意即镜头的组合、编辑。影视语言的蒙太奇,表现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因此,它有双重含义:一种含义是镜头的组接技巧和编辑于段; 另一种含义是影视语言(即声像语言)的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