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小剧场戏剧

【答案】小剧场戏剧是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仅指物理空间小,多上演先锋性实验剧目,与大剧场的概念相对立,多与大剧场传统剧目的艺术观念和方法相悖,是对大剧场的挑战,具有反叛性特征,大小剧场的冲突反映了正统派与先锋派的对立。

2. 儿童歌舞剧

【答案】儿童歌舞剧是我国近代音乐家黎锦晖创立的一种旨在教育儿童的载歌载舞的演剧形式。代表作有《可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创作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启蒙性的重要意义。此外,以形象的艺术形式对儿童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开拓性的作用。

3. 社会问题剧

【答案】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上生创作的揭露社会问题的戏剧被称为社会问题剧。通过人物的论争,这些戏剧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婚姻、道德、法律、妇女、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自私自利的丑恶本性以及婚姻的不合理现象。虽然剧作家没有在结尾提供恰当的解决方法,但因为所涉及问题的重大,剧中人物思想的尖锐对立,这些戏剧呈现出浓厚的探索精神和犀利的批判色彩。通过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将戏剧舞台用作讨论社会问题的讲坛,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扩展到戏剧领域,冲击了当时西方舞台上流行的虚幻庸俗的戏剧,指明了戏剧发展的新方向,推进了现代戏剧的革新。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品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魔》和《人民公敌》等。

4. 新现实主义电影

【答案】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发轫于二战后,在内容上要求“还我普通人”,在形式上和创作方法上要求“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代表人物及作品有:罗里西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等等,在创作方法上,新现实主义注重追求纪录性,采用实景拍摄,注意运用长镜头,并且使用非职业演员,并且多使用方言,一方面力求真实,一方面尽量使观众能够听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艺术影片,几乎打动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事实上,影片中所表现的战后特定的题材和内容几乎是全世界所共有的。然而,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却是最直接、最迅速在影片中反映出来,他们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了属于自己本民族的电影文化。

5. 夏空

【答案】夏空是16世纪末西班牙的民间舞曲体裁,17世纪以后进人艺术音乐,时常在歌剧或键盘乐曲中出现,节拍为3/4或3/2,速度缓慢、从容不迫,多为小调,其性格特点相近于帕萨卡里亚,但结构为基于固定和声序列的主调式变奏,致力于夏空创作的巴洛克作曲家有弗雷斯科巴尔第、帕赫贝尔、布克斯特胡德和巴赫。

6. 秧歌

【答案】秧歌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表演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秧歌队由于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人物,手执扇子、手帕、伞、鼓等道具。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秧歌的音乐包括小场演唱、作为舞蹈伴奏的锣鼓打击乐和琐呐吹奏,其伴奏乐器除琐呐、锣鼓外,还有二胡、笛子、竹板等。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陕北秧歌、陕西秧歌等等。

7. 强力集团

【答案】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在音乐界,以巴拉基列夫和评论家斯塔索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有共同见解和目标的小组,被称为“强力集团”或“五人团”。成员有: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的基本主张是,走格林卡的道路,写俄国自己的题材,创作体现本民族独特个性的、真实而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8. 有量记谱法

【答案】12世纪中叶以后,教士弗朗克在其《有量歌曲艺术》一书中,叙述了有量记谱法。这是一种可以表明单个音符之间时值比例的记谱法,有四种音符:倍长、长、短倍短。完美的比率应该是一个倍长音符包括两个长音符,一个完美的长音符应该包括三个短音符。

二、简答题

9.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案】之所以会出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艺术作品丰富、复杂的内涵所致,更重要的则在于艺术鉴赏的多样性。

(1)艺术鉴赏的多样性

①艺术鉴赏多样性的内涵

艺术鉴赏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其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

②艺术鉴赏多样性的原因

艺术鉴赏多样性根源于鉴赏主体的个性差别,也与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别相关,由此造成了鉴赏的多样性。

a. 时代差异

所谓时代差异,指不同时代的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审美倾向、鉴赏能力和价值观念。这是由于不同时代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时代风尚等差异而形成的。所谓民族差异,是由不同民族的社会风尚、文化传统、心理习惯等差别形成的。此外,阶级的审美差异也不可忽视,它是由鉴赏者的阶级立场、思想观念、生活条件等不同而造成的。

b. 审美个性的差异

在众多的审美差异中,最重要的是因鉴赏者的审美个性的多样性而造成的差别。每个具体的鉴赏者都拥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艺术趣味、审美经验,这些因素综合体现于艺术鉴赏之中,就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审美个性。审美个性不同的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和投入均不相同,因而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领悟也肯定不会相同。

③艺术鉴赏多样性的体现

其实,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不仅存在于不同的鉴赏者之间,即使是同一位鉴赏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在不同的心境下,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其感受和领悟也不尽相同。

④艺术鉴赏多样性与一致性

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与一致性是辩证统一的。艺术鉴赏的一致性是指不同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在基本方向上应该是趋十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相对的,其‘致的程度是因时、因人而异的。

10.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借用

借用是设计的一种手法,是指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

①广告设计常用的手法

使设计直接借用艺术的力量去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

②环境设计常用的手法

在设计中借用艺术作品营造特定的文化艺术空间,宣扬特定的精神主题,形成感人的人文氛围。

(2)解构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形、乐句之类,使之进人符号贮备,有待设计一重构。

①设计的普遍做法

设计中有了这些艺术的或信息的符号,就有可能获得艺术的或信息的认同,进一步获得个性的和风格的力量,这是建筑、室内、家具、标志、包装、广告等设计的普遍做法。

②解构的作用解构能鲜明地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既合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又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