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877计算机专业基础C(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0之数据结构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已知t) ,LEN(t)+1))

:

【答案】 ;;ASSIGN(S,U) ;ASSIGN(V,SUBSTR(S,INDEX(S,,求REPLACE(S,V ,m) =_____。

2. 若不考虑基数排序,则在排序过程中,主要进行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关键字的 _____和记录的_____。

【答案】比较;移动

3. —个有2001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是_____。

【答案】11

【解析】完全二叉树的高度

4. 已知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15,134) 当用二分法查找90时,需次查找成功,查找47时_____成功,查找100时,需_____次才能确定不成功。

【答案】2; 4; 3

【解析】二分法查找元素次数列表

查找100是找到115就停止了。

5. VSAM 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答案】索引集;顺序集;数据集

6. 深度为H 的完全二叉树至少有_____个结点:至多有_____个结点; H 和结点总数N 之间的关系是_____。 【答案】

7. 在下面的程序段中,对X 的赋值语句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 (表示为n 的函数) 。

【答案】1+(1+2) +(1+2+3) +…+(l+2+…+n) =n(n+1)(n+2)/6,即O(n)

【解析】当i =l 时,赋值语句就被执行了一次。当i =2时,赋值语句被执行了1+2次。当i =3时,赋值语句被执行了1+2+3次。...... 可以推出赋值语句总共被执行了1+(1+2) +(1+2+3) +…+(l+2+... +n) =n(n+1)(n+2)/6次。

8. 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棵_____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当它为一棵_____时,具有最大高度。

【答案】完全;只有一个叶结点的二叉树

9. 在双向循环链表中,向P 所指的结点之后插入指针f 所指的结点,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 ﹣>next =p ﹣>next ;f ﹣>prior =p ;p ﹣>next ﹣>prior =f ;p ﹣>next =f ;

10.设广义表L =(( ),( )) ,则head(L)是_____tail(L)是_____L的长度是_____;深度是_____。

【答案】( );(( )) ;2;2

【解析】广义表的表头是表的第一个元素,表尾是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其余的所有的元素构成的表;表的长度指表中元素的个数;表的深度指展开后括号的层数。

11.当两个栈共享一存储区时,栈利用一维数组stack(1,,1) 表示,两栈顶指针为top[l]与top[2],则当栈1空时,top[l]为_____,栈2空时,top[2]为_____,栈满时为_____。

【答案】0;n+1;top[l]+l=top[2]

【解析】共享栈的栈底在共享存储区的两端,当栈满时栈顶相邻。

12.G 是一个非连通无向图,共有28条边,则该图至少有_____个顶点。

【答案】9

【解析】求该非连通无向图的最少顶点数,则该图为一个孤立的顶点和一个完全连通图。

二、单项选择题

13.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分别为1, 2, 3, 4和4, 3, 2, 1, 则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不会是( )。

A.1, 2, 3, 4

B.2, 3, 4, 1

C.3, 2, 4, 1

D.4, 3, 2, 1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的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正好相反, 这样的二叉树每层只有一个结点。该二叉树的形态如下图所示。

从左至右, 这8棵二叉树的中序序列分别为:

(1)4, 3, 2, 1,

(2)3, 4, 2, 1

(3)2, 4, 3, 1

(4)2, 3, 4, 1

(5)1, 4, 3, 2

(6)1, 3, 4, 2

(7)1, 2, 4, 3

(8)1, 2, 3, 4

显然选项C 的中序序列不会出现。

14.在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结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些结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被称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传输. 所以本题答案应该是B 项. 在OSI 模型中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服务.

15.下列序列中,( )是执行第一趟快速排序后所得的序列。 A. B. C. D.

【答案】C

【解析】快速排序将数据划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关键字比另一部分关键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