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法规

【答案】新闻法规是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它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 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 ③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2. 有限效果论

【答案】有限效果论是著名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约瑟夫·克拉拍提出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关于政治或社会说服性传播效果的间题。他提出在传者和受众之间主要存在四项中介因素:心理的倾向性和选择过程; 群体和群体规范; 舆论领袖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克拉拍的基本结论是,这些中介因素对传播效果有影响,传播更经常地作为一种强化受众原有态度的力量而发挥作用。

3. 把关人

【答案】“把关人”,是指在传播过程中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选择、加工和传播的组织或是组织化了的人。出版者实际上就是出版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出版者受到信息知识、传者、传播目的、受者、媒介等差异性的影响,从而赋予了自己把关人的地位和作用。

4. 客观理念

【答案】客观理念,又称客观精神,是客观性原则精神层面的内涵。客观精神要求传播主体必须始终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在新闻报道中能够自觉地将对象与自身加以区分。客观性的本质在于传播者的超然性,即“新闻工作者摒弃个人好恶,主观世界服务客观世界,而‘没有权利从一群事实中,摒弃不符合我们的立场和观点的新闻’,力争以最充分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的完整面貌”。

5. 知识或信息沟理论

【答案】知识或信息沟理论,是指同一传播内容与手段对不同受众的传播效果是不一样的,有时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