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802经济法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存款保险

【答案】存款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基本特征:关系的有偿性和互助性、时期的有限性、结果的损益性、机构的垄断性。

2. 市场绩效

【答案】市场绩效是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市场效果评价。市场绩效成为研究者政策建议的依据,也是决定反垄断措施的基础。市场绩效的评价,大多集中在资源利用效率、技术进步和分配公平等方面。

3. 广告审查

【答案】广告审查是指在广告发布前对广告的内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核的活动。它是广告监管中的事前预防机制,目的在于通过审查,防患于未然,确保广告的真实、合法,从而防止广告违法行为的发生。

4. 产品质量认证

【答案】产品质量认证,也称产品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产品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两种。一般来说,对有关人身安全、健康和其他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者为强制性认证,即“以法制强制执行的认证制度”。其他产品实行自愿认证制度。

5. 产权界定

【答案】产权界定是指国家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中国的产权界定遵循的是“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在界定过程中,既要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及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保证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产权界定的主管机关为区县一级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二、简答题

6. 如何理解消费者权益?

【答案】(1)权利与权益

①权益是由法律或某种惯例、习俗、道德所保障或支持的利益;

②权利是一种可能性,根据某种权利及其可能性,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自由地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权利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包括不作为)或者要求他人从事一定的行为(也包括不作为),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以满足自身利益需求;

③利益是内容,权利是形式和保障手段。

(2)消费者权益

权益,是指合法或适法的权益,包括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和法律不否定、不禁止的权益。所以,

一般而言,权益的外延比权利宽泛,它包括除赌债等不法社会性权益以外有法权保障或无法权保障的各种权益。

我国将消费者保护基本法称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表明消费者保护不仅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而且要在社会和道义的层面上进行,比如消费者运动和消费者团体所为大量的社会性维权活动。

7. 什么是水资源和水资源法?

【答案】水资源,是指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某地对水的需求而能够长期供应的水源。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江河、湖泊、水库、冰川)和地下水,不包括海洋。

水资源法,是指调整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水资源分配管理关系的法律体系。我国也一直比较重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强调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修订)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走上了依法治水之路。

8. 什么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答案】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是指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的法。我国现行商检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逐渐确立和完善起来的。我国立法现状主要是:

(1)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2)国务院于1992年制定了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3)适应入世的形势和需要,为履行我国有关承诺,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作了修改。

9. 结合具体案例,简述条约的解释规则。

【答案】条约在执行过程中,因缔约国对约文理解不同而产生分歧,这就引起条约的解释问题。条约的解释是指对条约的具体规定的正确意义加以剖析、阐明。关于条约的解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由谁解释,二是依什么规则进行解释。在法理上,条约的解释有学理解释与官方解释、有权解释与非有权解释之分。

(1)以一种文字缔约的条约的解释规则

对条约的解释,无论是国际法的理论或是实践,都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精细的规则。《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3条规定体现了四个规则:

①善意原则,它要求对条约加以善意的解释,解释应合理、合法。同一条约中的字句应作前后一致的解释,同一字句在不同条款中应作一贯解释,解释不得违反国际法原则及条约法规则。

②整体原则,它要求根据条约的全部条款而不拘泥于个别字句进行解释。上下文有矛盾的,应结合上下文的整体意思; 特殊用语与一般用语矛盾的,先依特殊用语; 有明显错误的,依正确的意思; 整体解释原则包括使用条约之准备工作等补充资料。

③目的原则,它要求特别注重条约所载的目的和宗旨,有两种以上解释时,应采用最符合条

约的目的宗旨的意义。

④通常意义原则,‘常设国际法院和国际法院在其判决及咨询意见中曾多次指出,“文字必须按其在上下文中通常有的意义解释,这是解释的一个基本原则”; 并强调“解释及适用条约约文时,首先要尽力按约文的自然而通常的意义使条文有效。”

(2)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缔结的条约的解释规则

①每种文字的文本在解释时具有同等的效力,除非条约明确规定了遇有解释分歧时应以某种文字为准;

②作准文字以外的条约的其他文字文本,在解释条约时可以作为参考;

③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都是条约文本的作准文字的,条约用语在各该作准文本内应推定为意义相同; 如遇有分歧,按条约另外明文规定为准的某种文字解释; 条约未再特别规定以某种文字为准的,有关各方仅受本国文字文本的约束,而且不得从对力一文字文本的不同解释中获得利益; 如按照上述办法仍不能消除解释分歧时,应采用在考虑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下最能调和各种文本的意义。

10.税款征收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案】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将纳税人应纳的税款收缴入库。

税款征收主要方法有:

(1)法定方式

税款征收的法定方式主要有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以及代征、代扣、代缴等。

(2)税收保全

主管税务机关可依法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以保证其履行纳税义务。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相应的税收保全措施:

①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相当于其应纳税款的存款金额; ②扣押、查封纳税人相当于其应纳税款价值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③在限期届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④纳税人在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未立即解除而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采取纳税担保和税收保全措施的权力不能由法定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

(3)税收优先权

税收是一种依税法和公权力形成的债权,当它与对纳税人的其他债权并存时,就会发生优先顺序问题。《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收优先权作了规定:

①应征税款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②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