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现代汉语语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2.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3.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 短语

【答案】短语是指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短语表示一定意义,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它可以分离,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 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分为联合式短语、动宾式短语、偏正式短语、主谓式短语和述补式短语基本类型。

5. 语流音变

【答案】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临近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英语中的连读现象;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近或相同的音,在语流中要改变其中一个音的读音的现象,如上声的变调; 弱化通常发生轻声或弱读现象中,如汉语中的轻声现象; 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而产生的,如汉语音节中的“豆腐”等词。

6.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7.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二、简答题

8. 请说明汉语拼音中“y ”和“w ”的使用规律,并说明这两个字母的性质。

【答案】(1)使用y , w 的原则

①i 行零声母音节,i 如是韵头,一律把i 改写成Y ,如ya 、ye 、yao 、you 、yan 、yang 、yong ;i 如果是韵腹,在i 的前面加Y ,这只有三个音节:yi 、yin 、ying 。

②u 行零声母音节,u 如果是韵头,一律把u 改写成w ,如wa 、wo 、wai 、wei 、wan 、wen 、wang 、weng ;w 如是韵腹,在u 前面加w ,这只有一个音节wu 。

(2)y , w 的性质是作为隔音字母,使音节界限明确。

9. 有些方言区的人对声母n , l 的发音有困难,下列词语读音相混:女客一一旅客,男衣一一蓝衣,年代一一连带。试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分辨开来?

【答案】要读准n , l 的发音和分清普通话声母为n , l 的字的读音,关键在于控制软腭的升降。因为n , 1都是舌尖抵住上齿敞发音的,它们的不同是n 为鼻音,发音时软愕下降; l 为边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如果捏住鼻孔,气流振动声带后无法从鼻孔通出,感到发音有困难,那就是n ; 如果捏住鼻孔,气流振动声带后从舌头两边或一边通出,并不感到发音有困难,那就是1。要区分哪些字声母是n ,哪些字声母是1,一般可采取汉字声旁类推的办法。

例如声旁是“内”的字,声母往往是n (如纳、呐、钠、呐等); 声旁是“仑”的字,声母往往是1(如沦、伦、抡、轮等)。要记住声母n , 1的全部常用字,可利用《常用同韵字表》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办法分别记忆。

10.试指出下列句子属哪一句类。如果是疑问句,要指出小类名:如果有语气词,还要指出它的意义。

①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②给他两块钱上街买冰棍儿吃。

③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

④这儿还有一张漫画哪!

⑤你来取呢,还是我送去呢?

⑥他的事您到底还管不管?

⑦快往屋里搬东西吧!

⑧他难道会说这种糊涂话吗?

⑨他不会说这种糊涂话的。

⑩当心上小李的当。

【答案】①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疑问句,反诸问句,“吗”表示疑问语气)②给他两块钱上街买冰棍儿吃。(祈使句)

③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 (疑问句,特指问句,“呢”表示疑问语气)

④这儿还有一张漫画哪! (感叹句,“哪”表感叹语气,增加感情色彩)

⑤你来取呢,还是我送去呢? (疑问句,选择问句,“呢”表示疑问语气)

⑥他的事您到底还管不管? (疑问句,正反问句)

⑦快往屋里搬东西吧! (祈使句,“吧”表示商量、请求)

⑧他难道会说这种糊涂话吗? (疑问句,反话问句,“吗”表示疑问语气)

⑨他不会说这种糊涂话的。(陈述句,“的”表示确定语气)

⑩当心上小李的当! (祈使句)

11.解释造成句子歧义的原因。

【答案】造成句子歧义的原因有:

(1)字形相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

(2)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

(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

(4)同音词混淆造成歧义

同音词在书面表达时不会出现歧义,但在口语表达时易发生混淆,造成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