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83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83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83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 12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83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 19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83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 27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83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 33

一、概念解释

1. 情感式沟通

【答案】情感式沟通是按照功能划分沟通类别的一种,与工具式沟通相对存在。情感式沟通是指沟通双方就各自的感受进行交流,进而获得对方在精神上的同情、谅解和支持,最终达到改善彼此之间关系的目的,其特点是间接委婉、生动感人、相对个性化。

2.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指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由人们在共同工作中所形成的靠感情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正式组织中的某些小群体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被其他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特点:①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感情和融洽为主要标准,有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②带头人无正式权力,是自然领袖,在团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③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接受与欢迎、孤立与排斥等感情上的因素。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需要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其中,保健因素是指那些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职工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员工则不满意。即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

4.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其含义包括: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既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决策遵循满意原则,其依据是信息。

5. 变革型领导者

【答案】“变革型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起源于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经典著作《Leadership 》。他将变革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他们激励和鼓舞下属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关注每一个下属的兴趣所在与发展需要; 他们帮助下属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从而改变了下属对问题的看法; 他们能够激励、调动和鼓舞下属为实现群体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

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前提是领导者必须明确组织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下属必须接受领导的可信性。其主要特征为:①超越了交换的诱因,通过对员工的开发、智力激励、鼓励员工为群体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前景超越自我的利益,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②集中关注较为长期的目标,强调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并改变和调整整个组织系统,为实现预期日标创造良好的氛围。③引导员工不仅为了他人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简答题

6. 工作分析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如何在此基础上评估组织对管理人员的需要量?

【答案】(1)工作分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工作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

②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和人事计划;

③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④提供考核、晋升和作业标准; 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⑤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

⑥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

(2)工作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描述; 二是工作要求。

①工作描述。工作描述就是确定工作的具体特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工作名称。在进行工作描述时应有其特定的名称,便于记载活动及收集资料。

b. 工作活动和程序。包括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料、机器设备与材料,工作流程、工作中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正式联系以及上下联系。

c. 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包括正常的温度、适当的光照度、通风设备、安全措施、建筑条件,甚至工作的地理位置。

d. 社会环境。包括工作团体的情况、社会心理气氛、同事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此外,应该说明企业和组织内以及附近的文化和生活设施。

e. 职业条件。由于人们常常根据职业条件来判断和解释职务描述中的其他内容,因而这部分内容特别重要。职业条件说明了工作的各方面特点:工资报酬、奖金制度、工作时间、工作季节性、晋级机会、进修和提高的机会、该工作在本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

②工作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关的工作程序和技术的要求、工作技能、独立判断与思考能

力、记忆力、注意力、知觉能力、警觉性、操作能力(速度、准确性和协调等)、工作态度和各种特殊能力要求。职务要求还包括文化程度、工作经验、生活经历和健康状况等。

(3)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管理人员的需要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组织现有的规模、机构和岗位

管理人员的配备首先是为了指导和协调组织活动的展开,因此首先需要参照组织结构系统图,根据管理职位的数量和种类,来确定企业每年平均需要的管理人员数量。

②管理人员的流动率

确定未来的管理人员需要量,要求计划对自然或非自然的管理干部减员进行补充。

③组织发展的需要

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发展,活动内容的日益复杂,管理工作量将会不断增加,从而对管理人员的需要也会不断增加。因此,计划组织未来的管理干部队伍,还须预测和评估组织发展与业务扩充的要求。

7. 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的主要区别有哪此?

【答案】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各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确立的关系。环境不同,形成的组织结构也不同。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结构,是综合使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自然产物。机械组织相对稳定,只适合于稳定的环境,不适合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机型组织结构也称适应性组织结构,是指一种分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有机组织相对灵活,能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点:

(1)灵活性不同。机械组织带有官僚行政色彩,坚持统一指挥,有一条正式的职权层级链,每个人受上级的严格控制和监督。而有机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根据需要迅速做出调整。

(2)工作方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任务被划分为独立的专业化部分; 而在有机组织中,员工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

(3)职责范围不同。在机械组织中,职责范围受严格精确限定; 而在有机组织中,职责范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修正。

(4)职权等级和程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和许多程序规则; 而在有机组织中,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很少。

(5)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不同。在机械组织中,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集中在组织上层; 而在有机组织中,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分散在组织之中。

(6)沟通方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沟通; 而在有机组织中,强调上下级双向的沟通及横向和斜向的沟通。

(7)协调和控制不同。在机械组织中,协调和控制倾向于采用严密结构的层级组织(如职能型组织); 而在有机组织中,协调和控制经常依靠相互调整和具有较大灵活性的组织系统(如矩阵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