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42旅游学概论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42旅游学概论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42旅游学概论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 6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42旅游学概论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 11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42旅游学概论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 16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42旅游学概论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 20

一、简述题

1. 简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答案】纵观近些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一些特点:

(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旅游消费总额上,都己大大超过入境旅游市场。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仍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

目前我国国民中多数人的旅游支付能力仍比较有限,加之带薪年假制度在我国尚未普及,多数人所拥有的闲日段时间仍很分散,所以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多表现为短程旅游。

(3)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散客为主

在国内旅游活动中,绝大多数旅游者都不使用旅行社提供的商业性服务。

(4)旅游消费总额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较低

从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开支总额看,从1978年的18.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285.86亿元,可见增长速度很快。但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目前仍属于人次规模扩张型,在质量上仍显较低。

2. 为什么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 其意义何在?

【答案】(1)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必要性

①对于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来说,一般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足所有各类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它们有必要从整体旅游市场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的旅游消费者人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②对于有些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来说,尽管它们客观上可能有会有足够的实力去满足多种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的需要,但出于优化经营的考虑,主观上也无意面向所有的旅游消费者人群提供服务。

为了有效地选择目标市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首先需要以市场细分为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供给能力和竞争实力,从所划分出来的细分市场中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只有在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选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2)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意义

①有助于选择和确定理想的目标客源市场

通过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便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购买潜力。在此基础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便可根据自己的供给实力和营销能力,有效地从中选定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②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在选定目标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便可根据这些目标消费者人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对路的产品或旅游服务。不仅可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的失误和浪费,而且可为顾客满意的实现奠定基础。只有做到产品对路,才能实现产品适销。

③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对于旅游日的地和旅游企业的成功经营,促销工作的开展无疑至关重要。面向目标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安排促销工作的开展,不仅可避免因促销工作的盲目开展而造成的浪费,而且有助于提升营销传播的成效。

二、论述题

3. 试析旅游业的性质。

【答案】旅游业只是国家旅游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与旅游事业的区别在于,旅游事业不一定是以发展经济为目的,而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旅游经济。

(1)虽然旅游业的发展有可能也会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影响,但所有这些非经济性影响都是因旅游业而派生的结果。

(2)虽然旅游业的经营会将某些社会、文化或环境事物作为其产品素材,但对这些素材的使用只不过是旅游产品的生产特点。所有这些派生结果或生产特点都不能改变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的营利性质。

旅游业是旅游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并需要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因此,我国明确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将其列为文化事业。一切都说明,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项经济性产业。

4. 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案】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即奴隶制时代的旅行发展和封建时代的旅行发展。这两个时代的旅行发展的基本特点分别如下:

(1)奴隶制时代的旅行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就整个世界的情况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②旅行活动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发展而言,绝大部分旅行活动的开展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而多是人们出于外出易货经商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经济性活动。

(2)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封建时代的旅行活动的发展普遍都表现出以下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

①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国家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繁荣的和平时期,旅行活动便会朝向新的广度发展; 反之,则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②在封建社会时期,虽然旅行活动的规模和类型有了新的发展和扩大,但商贸旅行在其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乡村人口占绝对统治地位。传统农业劳动忙闲有致的季节性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乡村居民普遍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③就非经济目的或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他们人数不多,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因而他们的消遣旅行活动并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

5. 列举井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案】对于旅游资源的特点,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归纳。一般地讲,特别是与传统的物产资源相比较,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

(1)多样性

①旅游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即任何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事物皆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②旅游资源在表现形式上也可反映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可以是自然事物,可以是人文事物,还可以是社会事物; 既可以是历史留存下来的事物,也可以是当代人造的事物; 既可以是有形的事物,也可以是无形的事物等;

③旅游资源多样性特点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由旅游消费者的兴趣及其出游动机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2)吸引力的定向性

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是各种旅游资源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其实,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者方面的主观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对某些旅游者来说可能吸引力很大,然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来说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意味着,任何一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定向性特点,而不人可能对所有的旅游消费者人群都具有同等的吸引力。

(3)垄断性

除了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当代人造物之外,大多数旅游资源,特别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上不可移动的特点。无论是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还是美国的大峡谷或者东非地区的天然野生动物园,情况都莫不如此。这也是国际卜的很多学者称旅游资源为垄断性资源的原因。虽然有人可能会认为,凭借当代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人们完全能够在世界其他地方仿造出这此事物,但这种仿制物将会因脱离了原物的特定历史和环境而不再具有原真性,也失去其原物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4)易损性

同传统的物产资源相比较,旅游资源属于非消耗性资源,只要管理和利用得当,当可用之不竭。这一认识在逻辑上并无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一认识逻辑的前提,即在管理和利用得当的情况下,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和实现。由于这一原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