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嵌套设计
【答案】嵌套设计又称阶层设计,是指下一层不同因素水平,只在其上一层因素某一水平下出现,而在另一水平下不出现的设计。例如,B 因素的一些水平只在A 因素的
B 因素的另一些水平,只在水平下出现,而水平下出现。出现在次一级层次因素上各水平数不同的原因是由实际研宄的问题决定的,根据因素分层的多少有不同的嵌套类型。如一级嵌套、二级嵌套、三级嵌套等。一般情况下,可有完全随机取样和重复测量等不同形式。
2. 概率
【答案】概率(probability ),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①概率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 在所有试验中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 (A )。如将一枚均匀硬币上抛足够多次,会发现“正面朝上”的事件出现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这种频率稳定性从实践上表明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客观存在的。②概率的精确定义。设P 是定义在“事件域”上的一个集合函数,若满足下列条件,则称之为概率:
a.P
两互不相容对一
切,则
(性质(ⅲ)称为完全可加性)。若P 是概率,则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零,即对任意事件有应当注意,若P (A )=0, 并不能说A —定是不可能事件,即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一定是零,但概率为零的事件未必是不可能事件。这是由于P 是集合函数,可能在某些点集上(如有限个点)为零。同理,概率为1的事件,未必是必然事件。
3. 随机变量
【答案】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在样本空间的全部事件集上的一个实值函数。通常随机变量用大写字母x ,y , z 等表示,或者希腊字母,…等表示。分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两类。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指所有可能的取值个数是有限的或至多可列的随机变量。如随机抽取任一学生观察其性别,其样本空间只有两个男性和女性样本点,
即
随机变量X 只取两个值:即当某学生
是男生时,x 取1; 当学生是女生时,x 取0。连续型随机变量是指可能在一个连续区间内或整个实数范围内取值的随机变量。如,在12岁的学生总体中,随机抽一个观测其身高y 。此随机试验的
样本空间
机现象。
4. 协方差分析 是大于0的实数集。随机变量y 可在一个连续区间内取值。随机变量的引进使概率论能使用精密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代数、实变函数、测度论等)来处理和分析随
【答案】协方差分析指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将难以直接控制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影响的条件下,更准确地分析与评价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它与方差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差分析的各因素水平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人为地加以控制,而在协方差分析中,某些因素的水平是不能控制或难以控制的。如在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影响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而不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这两个不能精确控制的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将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协方差分析可以消除这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提高分析的精度。教学方法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称为方差因素,而学生的智力和学习基础是不能精确控制的因素,称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先对每一水平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求出扣除协变量以后的残值,再将各水平试验下对应的残值进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适合于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拉丁方资料等。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要做区间估计?怎样对平均数作区间估计?
【答案】(1)做区间估计是因为
①当用点估计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总是以误差的存在为前提,但又不能提供正确估计的概率。
这是由于点估计是用估计量的一个具体的数值作为待估参数的估计值,由于估计量是一个随机变量,所以点估计以随机变量中的某一个值来做估计,很显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若误差较小,这个点估计值还是一个好的估计值,若误差较大,这个点估计便失去了意义。
②区间估计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点估计的不足之处。
区间估计是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它是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虽不具体指出总体参数等于什么,但能指出未知总体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区间估计在点估计的基础上,不仅给出一个估计的范围,使总体参数包含在这个范围之内,而且还能给出估计精度并说明估计结果的有把握的程度。
(2)对平均数进行区间估计的步骤如下
①根据实得样本的数据,计算样本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②计算标准误
有两种情况:
a. 当总体方差已知时,
b. 当总体方差未知时,
用样本的无偏估计量即方差样本的有偏估计方差则
③确定置信水平或显著性水平。
④根据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确定查何种统计表。
确定a=0.05或0.01的横坐标值。一般当总体方差已知时,查正态表;当样本方差未知时,查t 值表(当
时,也可查正态表作近似计算)。确定⑤计算置信区间。
a. 如果查正态分布表,置信区间可写作:
b. 如果查t 值表,置信区间则:
⑥解释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
6. 简述最小二乘法。
【答案】最小二乘法是建立精确的回归方程经常采用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如下: 设
若
图像“很象”
一条直线(不是直线),我们的问题是确定一条直线使得它能“最好”地反映出这组数据的变化。对个别观察值来说,它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为了不使它们相加彼此抵消,故“最好”应该是
确的回归方程:
7. 简述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的步骤。
【答案】(1)求全距。全距指最大数和最小数两个数据值之间的差距。从被分组的数据中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二者相减所得差数就是全距。
(2)决定组距与组数。组距是指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用符合i 表示。决定组距的大小需要以全距为参考。全距大,则组距可以大一些;全距小,则组距可以小一些。
组数的多少根据组距的多少来定。如果数据个数在100以上,习惯上一般分10〜20组,但
计算,如果计算的是与 是直角平面坐标系下给出的一组数据, 我们也可以把这组数据看作是一个离散的函数。根据观察,如果这组数据最小,即这时误差的平方和最小,这时可以求得比较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