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行为观察法
B. 他评量表
C. 访谈法
D. 自陈量表
【答案】D
【解析】自陈量表的项目形式一般采用是非式或选择式,其计分规则比较客观,施测简便,测量分数容易解释,因此,是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如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16PF )、艾森克人格测试(EPQ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等。
2. 大多数适合普通人群的测验如果要有较大的区分能力,一般应使题目的平均难度( )。
A. 越低越好
B. 约为0.27
C. 中等
D. 越高越好
【答案】C
【解析】研宄者在利用项目分析选择试题时,应使题目的难度分布广些、梯度大些,使整个测验的难度分布呈正态分布,且平均水平保持在0.50,才能使测验具有较大的区分能力。
3. 由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收集幼儿智力测验信度资料的最佳方法是( )。
A. 再测法
B. 复本法
C. 分半法
D. 方差分析法
【答案】C
【解析】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A 项,再测法,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所以不可以使用再测。B 项,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但是这个平行测验很难构造。
4. 在概化理论中,与经典测量理论中真分数的概念最接近的是( )。
A. 全域分数
B. 概化系数
C. 可靠性指数
D. 信噪比
【答案】A
【解析】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克伦巴赫(Cronbach )等人提出了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简称GT 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该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该理论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的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去系统辩明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并用“全域分数”
G 系数”,(Universe Score)代替“真分数”(True Score)用“概括化系数,(Generalizability Coefficent)
代替了“信度”(Reliabilty )。
5. 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看,高信度是高效度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答案】B
【解析】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具体来讲: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也可能高;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6. 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是( ),有时也叫常模表。
A. 转换表
B. 分布表
C. 对照表
D. 都不是
【答案】A
【解析】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转换表,有时也叫常模表。一个转换表显示出一个特定的标准化样组的原始分数与其相对应的等值分数一一百分位、标准分数。T 分数或者其他任何分数。因此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7.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题。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
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1]罗夏(H.Rorschach )墨迹测验属于( )。
A. 学业成就测验
B. 能力倾向测验
C. 人格测验
D. 智力测验
[2]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设计采用了( )。
A. 顺序技术
B. 多选技术
C. 迫选技术
D. 投射技术
[3]临床观察到某人有抑郁倾向,能够帮助进一步诊断的测验是( )。
A.MMPI
B.MBTI
C.EPQ
D.CPI
【答案】[1]C[2]C[3]A
【解析】[1]罗夏墨迹测验是人格测验中投射测验。
[2]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设计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迫选技术来控制社会赞许效应。社会赞许效应是指题目内容受到社会舆论赞许和反对的程度。迫选法是要求受测者在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社会称许性而又测不同特质
[3]MMPI是常用的临床量表,MBTI 是职业测评中常用的量表,EPQ 和CPI 是人格量表。
8.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 中等
B. —般
C. 局
D. 低
【答案】C
【解析】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9. 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与( )的比率。
A. 系统误差
B. 误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