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817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817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817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1 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817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20 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817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29 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817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39

一、名词解释

1. 写意画

【答案】写意画即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写意画偏重与意韵与情趣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融入。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多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2. 二高一陈

【答案】“二高一陈”指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三人。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

3. 《江帆楼阁图》

【答案】《江帆楼阁图》,中国唐代的一部书画,作者李思训,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融汇了山水丘壑和人物动态,阐明唐代山水画己着意于生活与自然之交织、辉映,一派明媚春光景象。画中山石用墨线勾勒轮廓,石绿渲染。画中树松,整体势态葱郁,富有装饰味,和有勾无被的山石,起伏均匀的水纹,精丽工致的屋宇,图案形状的夹叶,十分相称,而且还可以看出其中吸取域外绘画的迹痕。从绘画风格上可以看出是李思训对展子虔青绿山水画技法的继承和发扬。

4. 雕漆

【答案】雕漆是唐代创造的漆器新产品,它是先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这种做法现在通称剔红。

5. 《马踏匈奴》

【答案】马踏匈奴石刻是霍去病墓石刻纪念碑群雕的主体,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雄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作品的外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荡的处理。马腹下不作凿空处理,虽是技术的局限,但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厚重感。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

6. 董其昌

【答案】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书法出入晋唐,兼有“颜骨赵姿”之美。书法入画,简化形象。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 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 青绿设色古朴典雅。发展了墨法,推出母题作画而含义在外的表现手法。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7. 颠张狂素

【答案】颠张狂素即为唐代书法家张旭与怀素之并称。在历史上有一定书法艺术地位。张旭,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有“张颠”的雅称,代表作《古诗四帖》。怀素,其草书如风,奇幻变化,舒展自如,飘逸自然,用笔有“风趋电疾”之势,世称“狂素”,传有《自叙帖》、《食鱼帖》等。

8. 富春山居图

【答案】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作,长卷大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于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法有湿笔披麻皱,也有干笔效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9. 四僧

【答案】四僧指清初画坛上四位僧人,即原济(石涛)、主打、朱聋(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他们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绘画中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

10.石窟寺

【答案】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二、简答题

11.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征。

【答案】宋代院休花鸟画强调深入观察动植物形象情状,讲求“形似”,重视“法度”,亦提倡新意、巧思与诗情,形成了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风格特征。宋代院体花鸟画中既有精工富丽、设色浓重,表现宫廷中奇禽名花的黄氏体,也有清淡疏朗、淡彩着色,描写败荷亮雁的崔白体,但都下细写实、精妙人微。

12.元四大家有何共同的艺术特征? 各自有什么代表作品?

【答案】“元四家”是指元代四位著名的画家一一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1)艺术特征

①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

②艺术上直接或间接地受赵孟影响,以绘画作品鲜明地表现他们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③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的山水依据;

④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的理想,并题跋待文加以阐述;

⑤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独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

(2)代表作品

①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天地石壁图》、《九峰雪雾图》、《富春山居图》等。

②吴镇:《渔父图》、《雪竹图》等。

③倪瓒:《渔庄秋雾图》等。

④王蒙:《春山读书图》、《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葛稚川移居图》、《太白山图》等。

13.简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答案】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在系统总结文人画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出了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的“南北宗论”。

(1)含义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画作南、北分野,将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

(2)内容

①山水画自唐代以来就分为南宗和北宗。

②南宗高于北宗。

③绘画艺术发展史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形式的因素(皴法、线纹、水墨渲染、着色等)的继承与演变。

(3)优缺点

①北宗画

a. 优点

北宗画刚猛有魄力,使人振奋。

b. 缺点

第一,不含蓄,外露而缺乏内蕴。

第二,刚硬的线条缺乏弹性,不易变化,难以写出其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