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主课卷)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主课卷)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主课卷)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9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主课卷)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17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主课卷)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26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主课卷)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34
一、名词解释
1. 《创世纪》
【答案】海顿创作的清唱剧作品,1798年首演于维也纳。歌词来自《圣经·创世纪》和英国诗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叙述上帝创造天地日月、山河鸟兽的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
七天,第三部分叙述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作曲家以栩栩如生的音乐描绘手法,形象化地沤歌了一切生物。全剧洋溢着欢乐与光明,是清唱剧历史上的不朽杰作。
2. 李斯特
19世纪著名的炫技钢琴演奏家,【答案】浪漫主义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写有钢琴作品《旅
,并始创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新体裁——交响诗,代表作游岁月》《匈牙利狂想曲》《超级练习曲》
有《前奏曲》《塔索》等。
3. 弗罗托拉
【答案】弗罗托拉(frottola )于15世纪末产生在意大利北部,它是一种与当时法一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不同的世俗音乐体裁,其在音乐上,采用分节歌形式,词曲按音节处理,节奏鲜明; 在织体上,属于非对位式织体,通常作四个声部的和弦式处理,其中高声部由人声演唱,另外三个声部由乐器演奏; 在内容上以表现爱情和具有讽刺意味的世俗内容为主。
4. 《舍赫拉查德》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创作的交响组曲。根据阿拉伯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创作,但组曲的四个乐章仅描绘了其中四个场景,且乐章问故事没有关联。全曲有两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一是象征残暴的苏丹王的主题,一是象征美丽的舍赫拉查德的主题。作品以富于异国情调的色彩性和绚丽超群的配器法著称。
5. 拉莫
,【答案】巴洛克时期法国作曲家、羽管键琴家和音乐理论家。1722年出版《和声基本原理》
,50岁以《伊波利特与阿里西埃》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基础; 1741年出版《羽管键琴音乐会曲集》
开始其歌剧事业,成为继吕利之后最重要的法国歌剧作曲家,主要的舞台作品还有歌剧一芭蕾《华丽的印度》。
6. 《水上音乐》
【答案】巴洛克作曲家亨德尔于1717年为泰晤士河上的一次皇室巡游而作的管弦乐组曲,共
约20曲,出版,现代常见版本为爱尔兰作曲家哈蒂于1922年改编成的6首乐队组曲版,包括有著名的咏叹调、等乐章。
7. 《我的祖国》
【答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通过对祖国光荣历史的缅怀、对美好山河的赞美、对英雄人物的讴歌,表达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六个乐章分别为:(1)维谢赫拉德,(2)沃尔塔瓦,(3)莎尔卡,(4)捷克的田野与森林,(5)塔波尔城,(6)勃兰尼山。
8. 埃尔加
【答案】英国作曲家。早年以写作合唱曲著名,管弦乐曲《谜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树立了他作为一流作曲家的声誉。音乐风格极为个性化,以色彩化配器见长,情感表达丰沛热烈,形成独特的“埃尔加风格”。
9. 《一个华沙幸存者》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作的康塔塔,为叙事者、男声合唱和管弦乐队而作,通过一个在华沙集中营幸存的犹太人的叙述,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作品主要用英语讲述,穿插有德语的叫喊声和希伯来语的合唱。作品由作曲家自撰歌词,用十二音技法写作,表达了作曲家对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念。
10.《阿依达》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埃及背景的法国大歌剧作品,剧情讲述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掳至埃及后,她与埃及将军拉达梅斯的爱情与爱国利益间的冲突,最终二人共同殉情。歌剧有效运用“主导动机”对人物性格心理进行刻画,并有许多出色的唱段,如“圣洁的阿依达”“祝你凯旋归来”等。
二、简答题
11.欣德米特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 , 1895~1963),美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中提琴家、音乐理论家和教师。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精通多种乐器; 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尝试各种手法进行创作,其中最出众的是他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他本人也是德国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①第一阶段(1918~1923),晚期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时期。同时也受到当时其他创作手法的影响,探索各种风格的创作,主要作品有第一至第四首《弦乐四重奏》、第一首《室内乐队曲》等。
②第二阶段(约1923~1933),新古典主义时期。受“返回到巴赫”运动的影响,并应和“法国六人团”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E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乐队协奏曲》、第一至第七首《室内乐队曲》、歌剧《当天新闻》等。
③第三阶段(1934~1963),以新古典主义时期风格为主。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多重性,很难严格分类,但有一种明确的倾向表现在他音乐观念的转变期,他认为音乐应该消除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隔阂,要织体清晰,调性明确稳定,具有抒情性,这种风格反映出回归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倾向,以著名交响曲《画家马蒂斯》(由歌剧改编)和钢琴曲《调性游戏》为代表。
(3)艺术成就:
①作为作曲家:他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以交响曲《画家马蒂斯》为代表作品。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将巴赫甚至更古老的音乐特点融入现代手法进行创作; 他的音乐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巴罗克式的曲式、节奏和旋律,十分重视对位,不谐和、干涩的对位因素占重要地位。因此,也常常被称为“作曲家中的作曲家”。
②作为理论家:他著有《作曲指南》和《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等著作,是20世纪作曲理论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在这些著作中,他结合德国传统的理论体系,创造了个性化的和声体系; 反对无调性,认为无调性理论是现代的谬误,违反了“类似地球引力那样的力量”,没有中心点; 他认为和弦可以由三度、四度、五度或其他音程构成,也可以是混合式的,但序进上必须有一个法规,使它成为一个调性的综合体,必须赋予调性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发展具有逻辑性,赋予它美感。
③作为演奏家:他多才多艺,一生从未间断过演奏实践; 他不仅是造诣很高的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也是钢琴、单簧管、小号、长笛、大提琴、低音捉琴等乐器的演奏能手。他组建的“阿玛尔一欣德米特弦乐四重奏”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组合。
12.什么是有量记谱法?
【答案】记谱法发展到13世纪时,德国的音乐理论家弗兰克在《有量歌曲艺术》一书中,提出了标明音的长短的设想,促成了“有量乐谱”的产生。“有量乐谱”(mensural notation)使纽姆谱的发展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出现了长短不同的四种黑头音符,即长方形的倍长音符(
旗形的长音符()、方形的短音符()、菱形的倍短音符()、)。15世纪时,线谱逐步
,增加了三种有符杆和符尾)
)和微音符()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五线谱的定型为五线谱,并变黑符头为白符头(的短音符:小音符()、倍小音符(就是由这些音符的形式转换而来。
至于节奏和节拍的问题,需注意12世纪时出现的小节记谱法。在宗教观念中,“3”被看做一个完美的数字,因此,三拍子是唯一能被接受的节拍,直到14世纪中期,二拍子才在记谱法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