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格里格根据挪威现实主义诗人易卜生的同名戏剧所作配乐《_____》讲述了挪威传说中的一个浪荡子的一生冒险经历,后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共包括8首乐曲。
【答案】培尔·金特
【解析】《培尔·金特》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同名诗剧所写的配乐,《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传说,它通过纵垮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
2.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后,在音乐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_____的新教圣歌样式,如《我主是坚固堡垒》。
【答案】众赞歌
【解析】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激起了宗教音乐的改革,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教会歌曲改变了数世纪以来只许唱诗班唱歌,不许会众唱歌的惯例,恢复了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经过改革的新教赞美诗称为众赞歌。众赞歌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我主是坚固堡垒》、《赞美诗小书》等。
3. 文艺复兴时期使用的弦乐器主要有_____和_____,管乐器主要有_____。
【答案】维奥尔; 琉特; 竖笛
【解析】文艺复兴至巴罗克时期的常用乐器,有键盘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键盘乐器有管风琴、羽管键琴、维吉那琴和楔捶键琴; 弦乐器有维奥尔、琉特; 管乐器有竖笛、肖姆双簧管、木管号、长号、小号。
4. 巴罗克时期的古钢琴分成_____和_____两种,1710年在_____(国家)产生了最早的可表现强弱的钢琴。
【答案】楔糙键琴; 羽管键琴; 意大利
【解析】巴罗克时期采用的古钢琴分成击弦与拨弦两类:用铜楔击弦发音的楔褪键琴和用羽管或皮制簧片拨弦发音的羽管键琴。1710年意大利的克里斯托弗里制造出最早的钢琴,称为“可强
,但巴罗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羽管键琴。 可弱的羽管键琴”
5. 西贝柳斯创作了7部交响曲,都是无标题的“_____”形式。
【答案】纯音乐
【解析】西贝柳斯创作的7部交响曲都是无标题的“纯音乐”形式。他的七部交响曲反映了
这一体裁从浪漫主义后期结构庞大,色彩浓郁和感情极度允盈,向20世纪新古典主义的约束简洁方向的转变。
6.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包括_____和_____两种协奏曲形式。
【答案】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
【解析】《勃兰登堡协奏曲》又名伯兰德伯格协奏曲,是巴赫众多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组,包括大协奏曲和乐队协奏曲两种协奏形式。展现了绚丽多彩而又富于独创性的对比,华丽而高超的复调手法,活跃而宏伟的旋律,
7. _____是中世纪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实践教育家,著作为《辨及微芒》,他的理论法则是所有中世纪音乐理论的基础。
【答案】圭多
【解析】圣本笃会修士圭多(约997~1050)是中世纪前期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著有《辨及微芒》、《交替圣歌序》和《关于佚名歌曲的书信》。
8. 18世纪下半叶,由于大型戏剧性结构_____的确立和成熟,奏鸣曲、_____、_____等器乐音乐体裁的发展也走向高峰。
【答案】奏鸣曲式; 交响曲; 室内乐
【解析】18世纪下半叶,在器乐音乐领域,包含对比主题,反映矛盾冲突、富于动力性的奏鸣曲式成为最重要的形式结构。基于奏鸣曲式的交响曲、室内乐、奏鸣曲等体裁从萌发走向了成熟定型。
9. 柏辽兹的_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各乐章近似_____的一场,不仅有文字说明,还加入人声演唱。
【答案】戏剧交响曲; 歌剧
【解析】柏辽兹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为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演唱劳伦斯神父)、合唱与管弦乐队而作的一部声乐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有标题和文字说明,还加进独唱和合唱,各乐章近似歌剧的一场。
10.《霍尔堡组曲》是作曲家_____为纪念17世纪的丹麦民族戏剧奠基人霍尔堡诞辰200周年而作的作品,采用了_____音乐风格写作。
【答案】格里格; 巴洛克
【解析】弦乐合奏《霍尔堡组曲》是格里格为了纪念诗人霍尔堡200周年诞辰而作,采用巴罗克组曲的结构原则,包含前奏曲、萨拉班德、加沃特、旋律和里戈顿。
11. 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代表作有取材于歌德名著的《_____》和取材于莎士比亚名著的《_____》。
【答案】浮士德; 罗密欧与朱丽叶
【解析】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代表作有《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取材于歌德的同名著作,采用原著的第一部,写成爱情悲剧,以宗教的解脱为结局。《罗密欧与朱丽叶》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著作。
12.贝多芬写作了_____部戏剧配乐和管弦乐序曲,自《_____》以后,戏剧配乐的序曲通常采用戏剧中的主要主题写作,并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创导了音乐会序曲的新格式。
【答案】11; 埃格蒙特
【解析】贝多芬为戏剧、歌剧或芭蕾舞剧写了11部戏剧配乐和管弦乐序曲,《埃格蒙特》序曲作于1810年,是贝多芬为歌德的戏剧《埃格蒙特》所写的序曲。以奏鸣曲写成,音乐主题形象鲜明,是一首标题性音乐作品。
二、名词解释
13.流浪艺人
【答案】流浪艺人(minstrels )是出现于13~14世纪,在欧洲四处流浪的音乐艺人。他们常常在村头街巷与杂技艺人混合表演,也常为民间红白喜事助兴。表演的音乐大多是即兴性质,与民间音乐有联系。
14.康索尔特
【答案】康索尔特(eonsort )开始是英国本土的一种室内乐形式的小型器乐合奏曲体裁,16世纪时人们以这种器乐形式为伴奏,加上了人声的独唱或重唱,采用格律诗歌作歌词,从而产生了世俗歌曲形式的康索尔特。代表人物是威廉. 伯德。
15.《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答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交响曲,受帕格尼尼之托写作,作品描写了贵族青年哈罗尔德游历的经历与感受,融人了作曲家本人漫游阿布鲁奇山的回忆。全曲四个乐章,由中提琴独奏的反复主题代表哈罗德尔的“固定乐思”。
16.法雅
【答案】西班牙作曲家和钢琴家。曾就学于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早年倾向于印象主义,后转向新古典主义,代表作为歌剧《人生朝露》、芭蕾舞剧《魔法师之恋》和《三角帽》、管弦乐曲《西班牙庭院之夜》,是20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杰出作曲家。
17.尚松
【答案】16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法国尚松(chanson )与意大利牧歌一样,是备受作曲家关注的世俗歌曲体裁,它改变了以往巧世纪时沿着佛兰德斯风格发展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在词曲上具有典型法国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代表人物:雅内坎(C.Janequin )、贡贝尔(N.Glemens )、克莱门斯(J.Clemens )等。它在音乐上,旋律轻快优美,节奏强烈,音符常常反复,具有朗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