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学655经济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位理论
【答案】区位理沦有两层基本涵义,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己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己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占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2. 产业集聚
【答案】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3. 生产链
【答案】生产链是指主要研究客体是商品形成的流程及确定参与的主体及其活动,着重于强调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系列功能不同、但相互作用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4. 横向一体化
【答案】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该类增长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5. 中心地的等级
【答案】中心地的等级是指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6. 中心性
【答案】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它是指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7. 地域根植性
【答案】地域根植性是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元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
变小。
8. 特殊因子
【答案】特殊因子是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9. 区域产业结构
【答案】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条件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征。
10.梯度推移理论
【答案】梯度推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之上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
二、简答题
11.经济全球化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其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如何?
【答案】(1)经济全球化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循环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跨国公司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以全球生产网络形式组织生产的结果。
(2)经济全球化理论基础
商品(包括服务)、信息、技术及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不断增加,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全球各地联系不断加强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关系
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
a. 国际化是经济活动跨越国界的扩张,反映了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的扩大; 全球化不仅包含经济活动的空间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联合,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组织本质上的变化。
b. 国际化表示了地理范围的扩大,但联合强度却很低; 全球化既包括地理空间的扩大,同时更重要的还包括联合强度的增加。
②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联系
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12.跨国直接投资的国内微观区位选择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案】跨国直接投资的国内微观区位选择的显著特征:
(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投资国各地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周全的区位论证。故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东道国的经济中心区投资。
(2)集中于边界地区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这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密切的社会和亲属联系,也对外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①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交流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
②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避免劳资冲突。尤其是当投资者与投资地具有密切的个人关系(如亲属关系)时,这此投资地更易于被投资者所选择。
13.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答案】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也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其中,陈栋生等人在1993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待开发(不发育)、成长、成熟、衰退等4个阶段。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
其特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极高,商品经济不发育,市场规模狭小; 资金积累能力很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2)成长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产业逐渐成了主导产业: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 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于是形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3)成熟(发达)阶段
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 工业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基础设施齐备,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 生产部门结构的综合性日益突出,区内资金积累能力强。这时也往往会产生导致经济衰退的因素。
(4)衰退阶段
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缓慢,失去原有的增长势头; 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导致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衰退:此后,经济增长滞缓,区域逐渐走向衰落。
14.区域空间结构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答案】(1)区域空间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
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和网络式空间结构。
(2)区域空间结构三种形式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