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妇科(医学高级)题库>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陈某,女,坐骨神经痛多年。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的外1/3与内2/3交界的治疗本病的穴位是:()。

A . A.肩髎
B . 环跳
C . 膝阳关
D . 昆仑
E . 委阳

患儿女,5岁,幼托儿童,因“发热1d,皮疹5h”来诊。患儿1d前出现发热,稍咳,自述咽痛,吞咽时加重,服用感冒冲剂、退热药等;次日发热不退,头痛,不愿进食,面红,发现皮疹。查体:T38.5℃;意识清楚,状态尚好;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周身皮肤充血潮红,布满密集的针尖大充血性丘疹,分布均匀;心、肺、腹未见异常。血常规:Hb150g/L,WBC17×10/L,N0.83,L0.17。本患儿可能诊断为() A.麻疹。 药疹。 咽炎。 化脓性扁桃体炎。 猩红热。 风疹。 川崎病。 女婴,2个月。高热3天,伴阵阵双目凝视1天多入院,每次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病后体温39.6~40.5℃,吃奶减少一半,精神不如以前。检查患儿体温40.2℃,精神萎靡,多睡,前囟饱满,颅缝不分离,颈无明显抵抗,Kernig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脑脊液浑如米汤样,常规和生化检查分析确认为化脓性脑膜炎。对该例脑脊液的常规生化检验中,下面哪一项最支持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A.细胞总数600×106/L。 细胞分类中性50%。 Pandy试验阳性。 糖定量为1.8mmol/L。 氯化物定量120mmol/L。 槐花散含有的药物是() 荆芥炭。 生地黄。 地榆。 陈皮。 枳实。 阴虚的典型舌脉为() 舌红少苔,脉细数。 舌红,脉数。 舌淡,脉弱。 舌红绛,脉洪大。 舌红,脉细。 病分布出现民族差异的原因是() 不同民族的遗传因素。 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 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不同。 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嗜好不同。 以上都是。 陈某,女,坐骨神经痛多年。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的外1/3与内2/3交界的治疗本病的穴位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