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膜内在蛋白。
【答案】膜内在蛋白是指插入脂双层的疏水核和完全跨越脂双层的膜蛋白。
2.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一种解释信号传递的理论。含氮激素首先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受体将激素信号通过另外的物质传递到细胞内,信号逐级放大后产生各种细胞内反应,如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途径,这种传递激素信号的物质叫做第二信使,如
3.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等。
【答案】信号识别颗粒是在真核细胞的胞质内存在的一种由小分子RNA (7S rRNA )和6种不同蛋白质共同组 成的复合物,它能特异地识别和结合信号肽,并与核糖体结合,暂时阻断多肽链的合成,进而与内质网外膜上的 SRP 受体结合,信号肽就可插入内质网进入内腔,被内质网
SRP 与受体解离并进入新 的循环,内膜壁上的信号肽酶水解。而信号肽后继肽段也进入内质网内
腔,并开始继续合成多肽链。SRP 使分泌性蛋白及早进入细胞的膜性 结构,能够正确的折叠、进行必要的后期加工与修饰并顺利分泌出细胞。
4. 活化能()。
【答案】(由动力学推导出来的)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5. 生物转化作用。
【答案】生物转化作用是指机体将体内的非营养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毒物等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脏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这些物质生物活性或毒性降低甚至消除的过程。
6. 反密码子(anticodon )。
【答案】反密码子是由tRNA 反密码子环上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构成的反密码子,通过与mRNA 上密码子的互 补配对解码遗传密码。
7. 剪接体
【答案】
剪接体是指由小核
等)和蛋白质因子(约100
多种)动态组成识别RNA 前体的剪接位点并催化剪接反应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
8. 转录(transcription )。
【答案】转录是指以D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转录由RNA 聚合酶催化,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
二、问答题
9. 还原性谷胱甘肽分子中的肽键有何特点? 还原性与氧化性谷胱甘肽的结构有何不同?
【答案】谷胱甘肽的一级结构如图所示:
图 全称为谷氨酰半胱氨酰甘氨酸。第一个肽键是由谷氨酸上的R 基团的羧基(不是通常肽键
形成的羧基参与)与第二个氨基酸(半胱氨酸)的氨基形成。第二个肽键属于正常肽键(半胱氨酸羧基与甘氨酸氨基形成)。
还原型谷胱甘肽由三个氨基酸构成,具有还原状态的巯基。氧化型谷胱甘肽是由2分子还原型谷胱甘肽通过半胱氨酸的巯基形成二硫键链接形成。
谷胱甘肽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因其含有巯基,故常以GSH 来表示。是红细胞中的疏基缓冲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清除内源性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维护蛋白质活性中心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
10.E. coli中rRNA 基因有多个拷贝,以利于细菌快速生长,若核糖体蛋白与rRNA 以比例组装成核糖体颗粒,为什么核糖体蛋白通常由单拷基因编码?
【答案】rRNA 和核糖体蛋白是组成核糖体的。而核糖体蛋白编码基因转录1个mRNA 可翻译多个核糖体蛋白;rDNA 只能转录1个rRNA 。所以要使其保持1:1的比例,基因比或转录
rRNA 在生物体 内的半衰期要远远短于核糖体蛋白,活性比必须大于1。而为了满足足够的rRNA
与核糖体蛋白结合以完成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生 理需求,生物体内必须要有足够的rRNA 基因数。
11.简述反转录酶及其性质,为什么说反转录酶是一种重要的工具酶?
【答案】反转录酶发现自逆病毒(反转录病毒)。这类病毒属正链RNA 病毒,在其生活周期中须经一种自身携 带的酶反转录酶(亦称逆转录酶),把RNA 基因组反转录成DNA 。然后这种病毒的双链DNA 形式整合到寄主 染色体上,经转录形成子代RNA (亦是mRNA )。反转录酶
有三种酶的活性:
(1)以RNA 为模板合成互补DNA 的DNA 聚合酶活性;
(2)以D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DNA 聚合酶活性;
(3)去掉RNA-DNA 杂合双链中RNA 链的RNaseH 活性。
由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产生的mRNA 都有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A , 这些mRNA 在寡聚胸腺嘧啶核苷酸oligodT 的引导下经反转录酶的作用产生cDNA ; 因此可以做成真核细胞的cDNA 文库。故反转录酶是一种重要的工具酶。
12.预测下列突变对胆固醇代谢和脂代谢会带来什么影响。
(1)肉碱-软脂酰转移酶I 对丙二酸单酰CoA 不再敏感。
(2)将HMG-CoA 还原酶上磷酸化的位点(一个特殊的Ser 残基)替换成Ala 。
(3)过量表达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 )上的碱性螺旋-环-螺旋
结构域(无跨膜螺旋)。
(4)肝细胞组成型表达LDL 受体。
(5)使柠檬酸不能与乙酰CoA 羧化酶结合。
【答案】(1)肉碱软脂酰转移酶Ⅰ控制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其活性受到丙二酸单酰CoA 的抑制,这种突变将使得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不再受到调控,将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
(2)AMPK 活性直接受细胞能量状态的控制,高水平的AMP 可直接激活AMPK 。AMPK 的底物包括HMG-CoA 还原酶。在AMPK 的催化下,HMG-CoA 还原酶磷酸化而丧失活性。如果它的磷酸化位点变成Ala ,则不能再被磷酸化修饰,于是,胆固醇的合成即使在能量极端贫乏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进行。
(3)此结构域激活参与胆固醇合成的酶的基因表达,然而正常的情况下它受到跨膜螺旋的限制而定位在膜上,只有在胆固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才会与跨膜螺旋分离,进入细胞核,激活特定的基因表达。如果过量表达无跨膜螺旋限制的bHLH , 将会导致上述参与胆固醇合成的酶基因的持续表达。
(4)这将使肝细胞在各种条件下吸收存在于LDL 和IDL 中的胆固醇,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但也可能导致肝外组织得不到需要的胆固醇。
(5)柠檬酸激活受AMPK 磷酸化的乙酰CoA 羧化酶。如果乙酰CoA 羧化酶不能与柠檬酸结合,则磷酸化的乙酰CoA 羧化酶对于过量的柠檬酸不再有反应。然而,在某些激素的作用下,它可以发生去磷酸化,于是,脂肪酸仍然能够合成(至少在某些条件下)。
13.根据氨基酸的值,指出和在:
(1)
(2)
(3)
(4) 时可能带的静电荷(用-、0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