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所808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答案】A

【解析】TCP/IP的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链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服务, 因此答案是A 。

2. 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地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可以采用下列哪一种查找方法( )。

A. 分块

B. 顺序

C. 折半

D. 哈希

【答案】A

【解析】分块查找,把线形表分成若干块,块间是顺序存储的,所以查找速度较快。在每一块中的数据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所以便于线性表的动态变化。

3. 在含有n 个关键字的小根堆(堆顶元素最小) 中,关键字最大的记录有可能存储在( )位置上。 A. B.

C.1 D.

【答案】D

【解析】小根堆中,关键字最大的记录只能在叶结点上,故不可能在小于等于Ln/2」的结点上。

4. 某字长为8位的计算机中, 已知整型变量x 、y 的机器数分别为

, A.11000000

第 2 页,共 48 页 。若整型变量, 则z 的机器数为( )

B.00100100

C.10101010

D. 溢出

【答案】A

【解析】将x 左移一位, y 右移一位, 两个数的补码相加的机器数为11000000, 故答案选择A 。

5. 向一个栈顶指针为h 的带头结点的链栈中插入指针S 所指的结点时,应执行( )。

A.h ﹣>next =s ;

B.s ﹣>next =h ;

C.s ﹣>next =h ;h ﹣>next =s ;

D.s ﹣>next =h ﹣next ;h ﹣>next =s ;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向一个链栈中插入结点,可从头结点后插入。先将s 结点指向第一个头结点之后的结点之前,再将头结点指向s 结点。

6. 下列有关接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可以合用同一寄存器 B. 接口中CPU 可访问寄存器, 称为端口

端口

指令, C. 采用独立编址方式时, 【答案】D 【解析】采用统一编码方式,

存储器和端口共用统一的地址空间, 不需要专用的

任何对存储器数据进行操作的指令都可用于端口的数据操作。所以D 错误

7. 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和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起泡排序

C. 基数排序

D. 快速排序

【答案】C

【解析】C 项, 基数排序是采用分配和收集实现的, 不需要进行关键字的比较。ABD 三项都依赖关键字的比较, 不同的初始排列次序下元素移动的次数有很大变化, 最好情况元素正序, 则不用移动, 最坏情况元素反序, 则需要移动

8. 栈和队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先进后出

B. 都是后进先出

第 3 页,共 48 页 端口地址和主存地址可能相同 D. 采用统一编址方式时, CPU 不能用访存指令访问次(n为元素个数) 。

C. 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 没有共同点

【答案】C

【解析】栈和队列的区别是栈是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队列是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都只能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9. 下列关于IP 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

Ⅰ. 运行路由协议, 设置路由表;

Ⅱ. 监测到拥塞时, 合理丢弃IP 分组;

Ⅲ. 对收到的IP 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 确保传输的IP 分组不丢失;

Ⅳ. 根据收到的IP 分组的目的IP 地址, 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A. 仅Ⅲ、Ⅳ

B. 仅Ⅰ、Ⅱ、Ⅲ

C. 仅Ⅰ、Ⅱ、Ⅳ

D. Ⅰ、Ⅱ、Ⅲ、Ⅳ

【答案】C 。

【解析】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和转发, 因此Ⅰ和Ⅳ是正确的, 而针对Ⅱ和Ⅲ, 可以从ICMP 协议的差错控制出发, 注意检测到拥塞时, 合理丢弃IP 分组, 并回传ICMP 源抑制报文, Ⅱ是正确的, 而Ⅲ对收到的IP 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 确保传输的IP 分组不丢失, 差错校验是正确的, 但网络层不

保证IP 分组不丢失, 也就是不可靠的, 因此Ⅲ的说法错误, 正确的说法仅Ⅰ、Ⅱ、Ⅳ, 因此答案是C 。

10.由3个结点可以构造出多少种不同的有向树?( )

A.2

B.3

C.4

D.5

【答案】A

【解析】满足以下条件的有向图称为有向树:①有且仅有一个结点的入度为0;②除树根外结点的入度为1;③从树根到任一结点有一有向通路。

二、判断题

11.为提高排序速度,进行外排序时,必须选用最快的内排序算法。( )

【答案】×

【解析】外部排序算法最常用的是多路归并,即将原文件分解成多个能够一次性装人内存的部分,分别把每一部分调入内存完成排序。然后,对己经排序的子文件进行归并排序。

第 4 页,共 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