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答案】D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节省百分比在初次识记间隔1天后约为50%,这时记忆间隔和效果最好。
2. 不同的笔画和部件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汉字。这一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是( )。
A. 单词的部位信息
B. 正字法规则
C. 字词的使用频率
D. 字型结构
【答案】B
【解析】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包括:单词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和字词的使用频率等。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不同的笔画或部件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人们识别的汉字。
3. 一名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语言属于( )。
A. 对话
B. 独白
C. 语言获得
D. 语言理解
【答案】B
【解析】独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4. 当实验出现了“霍桑效应”时,为了改进实验,后续研宄应采取( )。
A. 双盲法
B. 消除法
C. 平衡法
D. 对抗法
【答案】A
【解析】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对此应排除实验者效应和要求特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宜采用双盲法来加以排除。
5. 在项目反应理论双参数模型中,能够直观地描述被试正确作答概率与被试特质水平关系的是( )。
A. 区分度与难度
B. 项目信息函数
C. 项目特征曲线
D. 测验信息函数
【答案】B
【解析】项目特征曲线,以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了复杂的函数公式。图中直角坐标的横轴是潜在特质变量,纵轴是
的函数的值可以看作是潜在特质值为的被试在该试题上正确作答的概率。
6. 某种智力理论认为:成年人智力活动的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智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发展,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可以分为获取、实现、责任和整合等阶段,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巴尔特斯
B. 沙伊
C. 金滋伯格
D. 拉文革
【答案】B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内容为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因此选B 。
7. 衡量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是( )。
A. 视敏度
B. 视速度
C. 临界闪烁频率
D. 最大闪烁频率
【答案】C
【解析】闪光增加到某一频率,人眼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称为临界闪烁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因此选C 。
8. 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 )。
A. 偏难
B. 偏易
C. 适中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则分数集中在低分端,因此,测验的整体难度较易。
9.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 概化理论
B. 经典测验理论
C. 层面理论
D. 项目反应理论
【答案】D
10.语法知识的学习促进了语言的表达。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陈述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B. 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C. 程序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D. 程序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答案】B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包括事实、规则、个人态度、信仰等等。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11.( )的出现,是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
A. 骨细胞
B. 合子
C. 胚芽
D. 胚胎圆盘
【答案】A
【解析】骨细胞出现在身体的结构分化基本完成的时候,它们的出现,使得已经出现分化了的结构开始骨化的过程。骨化意味着胚胎发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一胎儿阶段。因此,可以认为,骨细胞的出现,是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