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3公共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限制及解决措施。

【答案】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应用,的确存在着许多限制和困难。对此,许多学者皆进行了分析。

(1)学者托夫特(Grahams.Tort )认为,公共部门运用战略管理有许多限制,主要包括: ①政府任期的短期性和行动取向。政府是有任期的,在2年一4年的政治任期之内很难发展长期战略。

②公共管理战略的许多方面都是立法者所确立的。战略管理的途径除了仔细研究执行的战略外,该阐明立法意图。

③公共规则大部分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而选民、媒介等要求参与,而参与过程虽可以改进普遍接受的程度,但冲淡了战略的焦点议题。

④可靠性分析违常是费力又费钱的。更重要的是,定量分析方法如成本—效益方法也不能抓住那些无形的东西。

⑤公共机构对问题解决的非正式群体过程不太熟悉,政府机构习惯于层级的、下达文件报告的过程。创造性、非正式性、弹性在公共组织文化中还不成熟。

⑥由于预算约束和短期观念,公共战略规划者的工作通常很难证明是合理的。

⑦与私部门相比,公共战略通常是通过组织设计、预算和财务控制、人事制度和政策来实现的。

(2)公共行政学者罗伯特(Robert , N. )认为,政府采用战略管理至少有四个困难:

①政府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与其他重要的行动者分享权力。这些行动者包括组织内外的行动者。其他政府部门如立法或司法机构,或者利益团体。

②政府组织的功能是政治性的,与理性的环境相反,他们无法就适当绩效方案取得一致意见。某一纳税团体往往认为政府的社会方案很慷慨,但受惠者可能视为有所不足。

③政府管理者与私部门的管理者相比,缺乏完全的自主性与控制力,这使得政府执行和协调任何行动规划时均显得困难重重。

④政府的战略决策环境由于上述因素,要远比私部门更为困难和复杂。

(3)的确在公共部门采行战略管理的确存在着诸多限制和不利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共部门不能实施战略管理的方法。对于公共部门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对实施成功的战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①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

②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depart mentalism)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integration )的管理途径。

③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机会,这不仅有利于获取广泛的信息,也有利于克服实施战略管理的障碍。

④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将问题放在更高层次上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短期利益可以让位于长远利益。

⑤追求满意。在战略管理中,满意比最佳更为重要。用可以接受的战略实现满意结果,这比用不受欢迎的战略而没有实现最佳结果要好得多。

⑥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达到类似的结果是可能的。得到成功的结果远比规定得到这一结果的方法更为重要。

2.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有哪些?

【答案】公共管理者为扮演好其角色,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管理技能。这里的技能是指后天发展起来的,处理特定人、事、物的能力。公共管理者的技能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技能

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现代公共管理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其日益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活动,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完成专业性工作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2)人际关系技能

公共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协作性的人际活动,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对外要与有关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接触; 对内要联系上下级,特别是要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懂得做人的工作。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性的活动之中。

(3)概念化技能

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这包含了一个管理者认识到组织是相互依赖的,并能够从大的背景上为组织未来勾画远景。一位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现状与趋势,从组织中超脱出来,将组织视为大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构建愿景、发展战略,以保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4)诊断技能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即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要由表及里,从现象上去把握本质。

(5)沟通技能

这里的沟通技能是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通过媒介,有效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同时也能较快而又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没有沟通就没有组织,管理工作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包含着沟通。管理者没有信息则不能作出决策,而信息只能通过沟通得到; 决策一旦作出,就要进行沟通,否则再好的决策也无人知晓;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进行广泛的意见沟通。因而,沟通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3. 试说明政策执行模式。

【答案】当代政策执行模式包括两种: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和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1)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

①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的含义

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的理论来源于古典行政理论,古典行政理论认为行政组织为集权、层级的和金字塔型的,上下级之间形成指挥与命令关系,上级负责政策制定,下级负责执行; 政治与行政分离,政治负责政策制定,行政则负责政策执行; 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提高行政效率。

②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的主要内容

a. 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分离的、连续的。

b. 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所以存在界限,是因为:第一,政策制定者设定目标,政策执行者执行目标,二者分工明确; 第二,政策制定者能够陈述政策,因为他们能够同意许多小同目标间的优先顺序; 第尸,政策执行者拥有技术能力,服从与愿意执行公共政策制定者设定的政策。

c. 既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接受两者之间的任务界限,则执行过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连续过程上。

d. 涉及政策执行的决定,本质上是非政治性与技术性的; 执行者的责任为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与科学的。

③自卜而下的执行方式的特点

自上而下的执行方式讲究的是科学管理的精神,举凡功能分下、管理监督、命令统一、专业分下、层级节制、依法办事均可提高决策效率。

④自上而下模式的缺点

a. 自上而下模式强调了从中央政策决定开始,容易忽视其他行动者的重要性;

b. 许多政府没有支配性的机关,而是由多元政府机关共同执行;

c. 此模式忽视了低层官员与政策标的团体采取的各种策略;

d. 政策执行与规划之间的区分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

(2)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

①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的含义

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强调应该给予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构自主裁量权,使之能够适应复杂的政策情境; 中央的政策决定者,其核心任务并不是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而是提供一个充分的自主空间,使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关能够采取适当的权宜措施,重新建构一个更能适应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

②自下而上模式的基本命题

a. 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多元组织的执行结构;

b. 政策执行结构是有共识的自我选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