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801专业课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填空题

1. 14世纪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世俗音乐体裁有_____、巴拉塔和狩猎曲。

【答案】牧歌

【解析】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有牧歌、巴拉塔和狩猎曲。牧歌表现内容丰富多样,如政治讽刺、道德寓义,更多是田园诗和爱情诗,也用模仿手法,高声部富于情感表现。

2. 法国的“六人团”包括作曲家_____、_____、奥里克、普朗克、迪雷和女作曲家塔耶弗尔,交响诗《太平洋231》是_____的作品。

【答案】米约; 奥涅格; 奥涅格

【解析】六人团,指二十世纪前期法国六位作曲家,包括作曲家米约、奥涅格、奥里克、普朗克、迪雷和塔耶弗尔。奥涅格的交响诗代表作品是《太平洋231》,承袭了标题交响诗的格局,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初人们对体现动力的爱好。

3. 文艺复兴时期的弥撒曲,有引用素歌旋律作为固定旋律的_____弥撒曲,也有大段借用现成曲调的弥撒曲。

【答案】定旋律; 模拟

【解析】“定旋律弥撒”即常规弥撒的各部分用同一首圣咏或世俗旋律作定旋律声部,并对它进行增值、减值、逆行和倒影等多种对位手法处理。“模拟弥撒”即大段借用现成旋律(包括经文歌、牧歌、尚松等的旋律)为素材创作的弥撒曲。

4.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以女性为主角的歌剧作品有:叙述日本姑娘巧巧桑的悲惨爱情故事的《蝴蝶夫人》、为艺术和爱情献身的女歌唱家的故事《_____》和以巴黎拉丁区的艺术家生活为题

,他的真实主义歌剧有《_____》,在歌剧《图兰多》中运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材的《_____》

【答案】托斯卡; 艺术家的生涯(波希米亚人); 外套

【解析】贾科莫·普契尼(1858~1924)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以女性为主角的歌剧作品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波希米亚人)》《外套》《图兰多》。《蝴蝶夫人》写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辜负日本艺伎巧巧桑的爱情,以至巧巧桑自杀身亡; 《托斯卡》叙述画家卡瓦拉多西因掩护爱国志士而被忠于爱情的歌唱家托斯卡误解,最后双双死去的故事; 《艺术家的生涯(波希米亚人》)描写巴黎拉丁区一群穷困

潦倒青年艺术家的生活; 《外套》是一部真实主义歌剧; 《图兰多》中直接采用中国民歌“茉莉花”。

5.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中,套曲《_____》是为12首描绘俄国一年自然景象的诗歌谱写的钢琴小品集。

【答案】四季

【解析】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大都是标题小品组成的套曲,以《四季》最为著名。所包含的12首乐曲分别描绘12个月俄罗斯特有的景色特征,并与俄国诗人的诗歌相对应。

6. 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阶为基础, 共有_____种不同的调式,它们是:_____及其它们的副调式。

【答案】七,多利亚; 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爱奥里亚,伊奥尼亚。

7. 艺术歌曲《魔王》是作曲家_____的作品,取材于作家_____的叙事诗,采用_____形式写作。

【答案】舒伯特; 歌德; 通谱歌

,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解析】舒伯特一生创作600多首艺术歌曲,代表作品是《魔王》

事诗为词,采用通谱歌形式写作。

8. 海顿创作了_____首交响曲和_____首弦乐四重奏,为他赢得“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称号。

【答案】108; 68

【解析】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是奥地利作曲家,他常被世人称作“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最重要的贡献是104部交响曲和84首四重奏,在这两个领域里集中体现出他那永不停歇的探求精神。

9. 勃拉姆斯作有_____部交响曲,其中第_____交响曲师法贝多芬,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答案】四; 一

【解析】约翰尼斯·勃拉姆斯(1833~1897)是浪漫主义峙期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乐队指挥,也是德国近《第一交响曲》由于在风格和手法上与贝多芬的近似而被当时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作有四部交响曲,人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10.中世纪德国恋诗歌手时代始于12世纪,14世纪以后,恋诗歌手的传统由工匠艺人名歌手所继承,他们的诗歌采用“巴尔形式”构成,即诗歌的结构为_____形式。

【答案】AAB

,歌唱这邺歌曲的歌手【解析】12世纪德国开始出现方言抒情歌曲,在德国被称为“恋歌”

,歌词的开始两行建立在同一旋律的反被称为“恋诗歌手”。他们的诗歌采用AAB 的“巴尔形式”

,新的旋律(b )配上新的歌词,类似于副歌。 复(aa )

11.斯美塔那的歌剧作品有来自捷克历史的《_____》和脍炙人口的喜歌剧《_____》。

【答案】塾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业; 被出卖的新嫁娘

【解析】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1884)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

的奠基人。其代表作品有《勃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亚》《被出卖的新嫁娘》。《勃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亚》反映了13世纪捷克人民反抗勃兰登堡封建领主统治的历史; 《被出卖的新嫁娘》这部喜歌剧是斯美塔那最重要、最受欢迎的歌剧,不仅标志着斯美塔那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而且成为捷克民族歌剧的象征,在欧洲歌剧史上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12.作曲家_____和_____的歌剧创作标志着19世纪下半叶法国歌剧的顶峰。

【答案】古诺; 比才

【解析】弗朗索瓦·古诺(1818~1893)和乔治·比才(1838~1875)的歌剧创作标志着19世纪下半叶法国歌剧的顶峰。弗朗索瓦. 古诺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代表作品有《三声部弥撒曲》等。乔治. 比才是现实主义歌剧的先驱,对法国和欧洲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代表作品有《采珍珠者》《卡门》等。

二、名词解释

13.德沃夏克

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答案】创作遍及声乐与器乐的各个领域。作有9部交响曲(如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11部歌剧(如《水仙女》)、40多首室内乐(如钢琴三重奏“杜姆卡”)、以诗人爱尔本的叙事诗集《花束集》为题材写作的交响诗(如《金纺车》)等。曾在美国任职,部分作品体现出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的影响。

14.《培尔·金特》

【答案】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五幕诗剧而作的戏剧配乐,诗剧来自挪威传说,讲述了浪荡子培尔·金特一生的冒险经历,格里格的戏剧配乐有26个片段,后从中选取8段,组成两套组曲,集中了戏剧配乐中的精华,其中的“晨景”、“阿妮特拉之舞”、“在山妖宫殿中”和“索尔维格之歌”流传广泛。

15.蒙泰威尔第

【答案】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作曲家,1590年起供职于曼图亚公爵府,1613年起任职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完整留存歌剧作品《奥菲欧》、《尤

,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

,并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

新手法。所作世俗声乐作品包括9卷牧歌,努力深化音乐的表现力,运用了大量背离传统的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蒙泰威尔第在继承文艺复兴音乐成果的同时开创了巴洛克新的声乐和器乐风格。

16.《未完成交响曲》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b 小调第八交响曲》的别称,只有两个完整的乐章,第I 乐章有草稿留下,是1822年为感谢格拉兹音乐协会选他为荣誉会员而题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