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以下数据是从母公司独立的财务报表(未合并)及其子公司独立的财务报表中挑选出来的:
单位:美元
注:①母公司欠子公司70美元。
②母公司100%拥有子公司。在这一年度中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股利250美元。
③子公司拥有母公司出资200美元租赁的建筑物。
④在该年中,母公司向子公司出售了一批价值2200美元的存货。这些存货将使母公司支出1500美元。子公司将价值3200美元的存货出售给非关联第三方。
问题:
(1)母公司(未合并)的净利润为多少?
(2)子公司的净利润是多少?
(3)母公司最初向子公司出售存货的合并利润是多少?
(4)合并后现金和应收账款的金额是多少?
【答案】(1)净利润=留存利润+股利收入=790+250=1040(美元)
(2)净利润=留存利润+股利收入=680+0=680(美元)
(3)合并利润=4160-1500=2660(美元)
(4)合并后现金=180+80-70=190(美元)
合并后应收账款=380+200-70=510(美元)
2. 重读“管理聚焦”专栏中ING 集团国际扩张的案例,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ING 集团把重点放在进入美国市场,而不是进入诸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上?
(2)对ING 进入美国市场的时机作何种解释?
(3)ING 通过并购,而非从头开始来进入美国的保险和投资银行市场。你认为公司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进入模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4)你认为为什么ING 选择在美国从头开始开展它的互联网银行——ING 直销公司?
【答案】(1)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那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平衡。ING 发现美国市场有很多吸引人之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市场,所以任何一家渴望成为全球竞争者的公司都必须在那里占据重要的位置。放松管制使ING 的跨业销售金融服务产品的战略在美国变得可行。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负责管理自己的退休生活,而非依赖传统的养老金,因此,美国的个人投资业务正在蓬勃兴起,这也提高了ING 对美国金融服务企业的兴趣。此外,近年来,美国的保险公司以相对低的市盈率出售。在美国建立一个强大的形象还给它带来地理多元化的好处,使得ING 可以用世界其他地区的收入补偿某一地区的收入或利润的短缺。
(2)ING 在1997年并购了艾奥瓦州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开始了它在美国的扩张。1997年,当时世界贸易组织与它的成员国之间达成一项协议,有效地去除了金融服务业跨国界投资的壁垒。ING 有效地抓住了这一时机,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了美国,并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来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
(3)保险和银行是一个发展迅速且具风险的行业,而从头开始来进入美国的保险和投资银行市场相对于并购来说更缓慢,而且更具风险。
并购有三个主要的优点:①便于实施。通过并购一家现有的企业,跨国企业很快就可在海外目标市场建立起自己的形象。②通过并购来抢占市场先机。在快速全球化的市场中,抢占市场先机尤其必要。③并购的风险要比新创企业更小。当企业在海外市场并购时,它获得的不仅是一系列有形资产,而且还获得了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样的知识能降低由于忽略国家文化而导致犯错误的风险。
并购的缺点有以下四个:①为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支付过高的价格。②与被并购企业之间产生文化碰撞。③想通过整合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运营来实现协同效应的企图经常遇到障碍,其过程要比预想的长得多。④并购之前需要严密的审查。
(4)美国是迄今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务市场,因此ING 互联网银行面对的市场是巨大的;此外,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负责管理自己的退休生活,这就对互联网银行产生了需求;最后,美国的互联网技术很成熟,为ING 发展它的互联网银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3. 你认为推动全球化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对于中国融入全球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在进一步全球化趋势的背后,有两个宏观因素在起作用。一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的障碍减少了;二是技术变革,特别是近年来通信、信息处理和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
①贸易与投资壁垒的减少
2001年年末,世界贸易组织发起了新一轮谈判,旨在进一步放宽全球贸易和投资框架的限制。除了减少贸易壁垒外,许多国家也逐步取消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这类趋势既助长了生产全球化也促进了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壁垒的减少使企业把它们的市场扩展到世界范围,而不局限于
单一的国家。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减少也使企业能把生产置于从事该项活动的最佳区位。
②技术变革的作用
减少贸易壁垒使市场和生产全球化在理论上成为可能,而技术变革已使它变为可见的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在通信、信息处理和运输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包括最近的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出现与迅猛推广。电信事业正在创造一批全球的观众,运输业使世界变为一个全球村。
a. 微处理器与电信技术
也许一个最重要的创新是微处理器的开发,它使高功率、低成本的计算得以迅猛发展,大大增加了个人和企业所能处理的信息量。微处理器也构成了许多电信技术新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通信因卫星、光纤和无线技术,以及现在的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发展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技术依靠微处理器进疔编码,传输和解码在电子高速公路上流动的海量信息。微处理器在功率增大的同时,其成本还在继续下降。当这一切发生时,全球的通信成本将大大下降,从而减少协调与控制全球组织的成本。
b. 因特网和万维网
万维网的快速増长是这一发展的最新体现。万维网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信息支柱。综观全球,电信网的出现犹如降临了一个公平之神,打破了地域、范围及时区的一些限制。网络使买卖双方很容易发现对方,而不管他们位于何处,规模有多大。企业不论大小都能以前所未有的低成本向全球扩张其业务活动。
c. 运输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除了通信技术的发展,运输技术也出现了若干重大的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商用大型喷气式客机、超级货轮及集装箱的引入。用经济术语讲,这大大简化了从一种运输模式转换到另一种运输模式的装卸活动。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出现,使从一地到另一地所需的差旅时间大为减少,有效地把地球“缩小”了。
集装箱化使运输业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大大降低了远距离的货运成本。以前没有集装箱,装卸货物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搬运转换时间长、成本高,不仅耗费时日多,还需数百名码头工人从船上卸货并重新装载到运货卡车与火车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集装箱化的推广使整个装卸过程只需数名码头工人用几天的时间就能完成。从1980年至今,世界的集装箱货运船队增加了4倍多,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量的増长,另一方面也更新了运输的方式。集装箱化导致相关效率的提高,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全球商品运输变得更为经济。
(2)这些因素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作用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正在向更大的自由市场改革方向迈进。中国在世界产出中的份额得到迅速扩大,以中国为目的地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重要,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多国公司,改变了中国整体的生产分工结构,扩大了中国商品的市场。
这些因素使得与全球化生产密切相关的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技术革新的成果也使得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大大下降。这些发展使中国企业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