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一)2005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答案部分 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研究生考试

经济学(一)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一) 适用专业:理论经济学各专业 考试时间:2005年1月23日下午

注: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辨析题(10分)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答:该观点错误。理由如下:

(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产出的增长,通常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也必然带来经济与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最为基本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的一般定义,除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物质福利的改善,对那些低收入地区的人们来说,则强调消灭贫困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盲、疾病和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产出的构成,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以生产性就业普及于劳动适龄人口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相应地使有广泛基础的集团更多地参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决策,从而增进自己的福利。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发展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如果情况是,在经济领域本身中没有这样的变化发生,而我们所称的经济发展现象在实际上只不过是建立在这一事实之上,即数据在变化而经济则继续不断地使自己适应于这种数据,那么我们应当说,并没有经济发展。我们这样说的意思应当是:经济发展不是可以从经济方面来加以解释的现象;而经济在其本身中没有发展,是被周围世界中的变化在拖着走。

②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的问题。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