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大学文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成舍我的“世界”报系。
【答案】(1)成舍我是中国著名新闻出版家,他于1924年4月16日个人投资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月10日创办《世界日报》,同年10月1日出版单张《世界画报》。这三种报刊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被称作“世界报系”。
《世界日报》压倒了北京市场上其他的报纸,日销量达35000多份,居当时北京各报之首位,天津《大公报》也难以与其抗衡。
《世界画报》创刊后,“三个世界”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成了中国第一个稍有规模的报系。成舍我的报业集团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和最具规模的民营报业集团。在《世界日报》发刊词中,成舍我提出“不党不偏,不受津贴,众喉舌。”
(2)成舍我还重视报纸的特色,《世界晚报》标榜“主张公正,主,兼重教育新闻,还设有多种副刊,曾聘请刘半农为副刊主编,片为主,后以美术作品为主。成舍我十分重视经营管理,把印刷、言论公正,不畏强暴,替老百姓说话,作民消息灵确”; 《世界日报》以军事政治新闻为发表过鲁迅的作品; 《世界画报》先以时事照发行、广告等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
2. 简述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发表的背景和内容。
【答案】(1)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发表的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与业务修养,开展新闻业务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以迎接新闻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
②1948年9, 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
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2)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主要内容有:①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刘少奇指出:“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而你们的工作、你们的事业,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报纸每天和群众见面,每天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
②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a. 马列主义的修养; b. 政策路线的知识; c. 正确的态度; d. 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
3. 简述洪仁环的办报思想。
【答案】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农民革命。它虽然没有创办新闻事业,但却有过一些新闻主张和新闻思想。这些新闻主张和新闻思想主要见于洪仁开的《资政新篇》。
(1)“设新闻馆”
①洪仁歼认为设置新闻机构,可以报道全国各地的时事政治,物价高低,沟通各地政治、经济情况,了解其变化和发展,互通发展。
②洪仁开揭示新闻纸的社会舆论作用和教育作用,还提到新闻的最重要的原则,即新闻的真实性。禁止提供虚假的信息。对伪造新闻者,绳之以法。
(2)“兴新闻官”
①洪仁开特别强调新闻官的道德品质是诚实不阿。新闻官的特殊职权是专门收集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的报纸,“以资圣鉴”。新闻官具有相对独立性,众官无权对新闻官褒贬赏。可保证言路的畅通。
②该新闻机构,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宣传、舆论机关的职能,而且包含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独立于行政体制之外的监察机构的某些属性。
(3)“准卖新闻篇”
洪仁开认为“准卖新闻篇”可防止上情不能下达、中间“雍塞弄弊”情况的发生。下情可通过“新闻篇”而“达于上位”。这样,就能“上下情通”。
4. 简述“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
【答案】以“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为代表的唐代报状,是一种从官文书中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它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一级军政单位在首都的派驻机构向地方传发,因而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与宋以后的邸报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报状还残留有某些官文书的痕迹,但已不同于官文书,而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传播工具。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们与16世纪诞生于欧洲的“新闻信”相似,但比作为西方近代报纸远祖的“新闻信”早诞生大约800年。
5. 简述中国古代三种不同性质的报纸。
【答案】(1)进奏院状
唐代驻首都的各地进奏院发布的,被当时人称为“进奏院状”、“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夕、“留邸状报”、“邸吏状’夕、“报”的这一类物事,己经具有一定的官报的性质。它是一种在当时的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经由进奏院传发的这些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皇帝的起居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任免事项,臣僚们的章奏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此外,这些报状还有以下一些特点,即:
①它是不定期地由派驻首都的进奏院向地方传发的,其读者主要是地方的藩镇和诸道长官。 ②它在行文上还保留有某种官文书的痕迹,但不同于一般的官文书,它所提供的官方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书。
③它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有的和收阅者有直接关系,有的并无直接关系。
④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一些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一些则是从他们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2)邸报
①宋代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氏日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都进奏院。在都进奏院的管辖下,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
②比起唐代的进奏院状,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 a. 唐代进奏院状只是一种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们向自己的藩镇长官们报告朝廷信息的新闻信,而宋朝的“邸报”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b. 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c. 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
③“邸报”的内容,主要有“朝廷政事设施、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朝谢、差除、注拟”等几项。见于宋人记载的,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皇帝的诏旨; ②皇帝的起居; ③官吏的任免; ④臣僚的章奏; ⑤军事情报; ⑥刑罚。
(3)“小报”
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和“邸报”一样,“小报”并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
①“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
②“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③“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进奏官)、使臣(地方各州军郡临时派驻首都的官员)、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④“小报”的内容主要:朝廷动态报道、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谕旨诏令、时事性政治材料。 ⑤“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
⑥“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
“小报”本身并没有言论,只是通过它所选刊的文件和消息来表示它的倾向。它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的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因此受到各时期封建政府和当权派官员的查禁。
6. 简述我国网络新闻媒体与手机媒体产生与发展的情况。
【答案】(1)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我国网络媒体的尝试阶段:1995年上半年至1997年初
这一阶段,少数新闻单位开始触网,但真正定时更新发布新闻的寥寥无几,且量少质差,政府有关部门关于互联网的政策尚未出台。1995年《中国贸易报》率先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