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878新闻理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5
● 摘要
一、解释概念
1. 伯明翰学派
【答案】伯明翰学派是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 (5)为核心的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有斯图亚特·霍尔、大卫·莫利、洪美恩、约翰·费斯克等。它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的研究方法,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 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会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行为。伯明翰学派是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
2. 双向传播模式
【答案】双向传播模式是指信息传递方向既有从传播者传向受众,也有从受众传向传播者。其中受众向传播者的信息传递,称之为信息反馈。双向的传播模式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传到受众:①通过新闻机构(即通过大众传播工具); ②听别人告诉(即通过群体传播和亲身传播); ③自己亲自经历或亲眼目睹。
3. 新闻手段
【答案】新闻手段是指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标题、版面及节「编排等传播形式的总称,它们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和新闻纪录电影进行新闻报道时普遍使用的手段。新闻手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报道事实,就事实发表评论,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它不能强迫人们信奉或放弃某种思想、某种观点,只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或说服受众。
4. 中央通讯社
【答案】中央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创立于广州,直属于国民党中央党部,也称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新闻科。1927年随北伐军迁至汉口。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蒋汪合流,中央通讯社于1928年迁往南京,与1927年6月巧日在南京创办的蒋介石系统的中央社合并。初创时期的中央社规模很小,播发稿件不多,内容贫乏,质量不高,报刊很少刊载。1932年5月,中央社不得不进行改组,提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三大方针。由国民党中宣部秘书萧同兹担任社长,网罗人才,充实编采队伍,并装设当时最先进的收发报机,自行收发电讯。从此,中央社规模迅速扩大,除南京总社外,还先后在上海、汉口、北平等地建立分社。到抗战爆发前夕,中央社已在国内设立分社、办事处34处,在国外设立机构4处,每天播发中文电讯稿8000至1.2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