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计算机信息安全知识题库>计算机信息安全知识题库

问题:

[填空题] 计算机的()决定了病毒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作,用来控制病毒感染和破坏的频度,是病毒潜伏性和攻击性之间的一个调节器。

被告人:郝某,女,40岁,农民。 某日,被告人郝某的儿子丁某(男,15岁,中学生)将从他人住宅内偷来的收录机、金饰品、手表等物(价值12000元)带回家中。郝某知道此事后,让丁某把赃物退还给失主,丁不同意,并伪称是在火车上偷的,不知道失主是谁。郝某无奈,只好帮丁某把赃物藏了起来,并严厉要求儿子,今后不许再偷别人的东西。后丁某在再次行盗时被抓获,供述了全部罪行。上述赃物被追回。 【问题】郝某是否构成窝赃罪? 距今约年的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 ["A、180万","B、1.8万","C、20~10万","D、70~20万"] 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染过程中所使用的链接方式分类时,()型病毒病毒多以独立文件的形式存在,不感染任何已有的源码、程序或文件等对象。 下列各项中,应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核算的有() ["材料成本的超支差异","材料成本的节约差异","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成本差异","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成本差异","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在修改已有文件和创建新文件都可以对文件进行传染,相对而言()更具隐蔽性。 计算机的()决定了病毒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作,用来控制病毒感染和破坏的频度,是病毒潜伏性和攻击性之间的一个调节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