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张季莺写社评有哪些绝招值得我们借鉴?

【答案】张季莺写社评颇有以下绝招值得我们借鉴:

(1)不管编辑工作多么繁杂,环境多么喧闹,他都能全神贯注写稿子;

(2)看完大样写社评,写稿能长能短,视位置多少而定,且让人看不出勉强缩短或拉长的痕迹;

(3)思路清晰,一挥而就,常常写一段付排一段。最后打出小样再作润色;

(4)知识丰富,触类旁通,记忆过人。妙笔生花,时有警句妙语。

伟人周恩来曾说:做总编辑,要像张季莺那样,有优哉游哉的气概,如腾龙飞虎,游刃有余。1955年接见香港爱国报刊评论家、大公报社社长费彝民时,周恩来也曾谈及张季莺和《大公报》,指出:“《大公报》有三件事值得称赞”,“第一,《大公报》是爱国的; 第二,是坚决抗日的; 第三,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不少记者”。这是对《大公报》所做出的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 简述论坛评论的特性,及其在写作上的优势和要求。

【答案】论坛评论属于新闻性、政论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专栏评论。它的特点和优势如下:

(1)特点

①就论坛评论这一文体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性。论坛评论不同于社论、评论员文章,但又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必要补充; 它也不同于以个人身份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专栏小言论,但却是小言论的必要扩展和深化。三者相互依存,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各显神通。

②就其特点而言,可以说论坛评论是介乎评论员文章与小言论之间的一种言论文体,但又不同于这两种文体。由于以个人身份撰文立论自由投稿,这就不同于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庄严持重的评论员文章; 同时,‘已也有别于一事一议、事理融合、篇幅短小的小言论。在写作卜,它比小言论显得回旋自如。议论风生,可以展开必要的引证、论辩和说理,有效地扩展了专栏小言论的议论深度和广度。

③就本质而论,论坛评论就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为读者易于接受的思想性较强的署名评论。它既要多侧面多视角多层次地积极结合形势配合党的中心任务选题立论,又得广泛涉猎当前形势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思想矛盾。而且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矛盾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侧重于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予以说理分析,给人以启迪。因此,它既能适应并加强群众性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也为新闻评论园地增添了层次,赋予了新

的光彩,注入了新的活力。

(2)优势和要求①在人称上,跟评论员文章不同,论坛评论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将“我”置身评论之中,以个人身份独自发表见解,这就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即便是专业评论员或领导干部撰稿,但一旦进入论坛园地,也就自然以普通作者或读者的身份与众多读者平等地进行交谈,有助于消除或弱化“官腔”,改进文风。

②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日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言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③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作为思想性较强的论坛评论,贵在理论上启迪人们的心扉,解开人们的思想“扣子”,升华人们的认识。理论色彩来自论述上紧密结合实际与开掘理论深度的统一,产生于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和对立统一的辩征分析之中。因此,为了增强论坛文章的理论色彩,特别要求作者在提笔之前,尤其要在研究实际、研究理论和研究人们的思想问题上切实地下一番功夫。

④便于就不同的偏颇的或不全面的见解展开必要的同志式的论辩、探讨、商榷、建议和补充,从而形成互补共生的态势,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

3. 简述路透社创办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答案】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于1851年由英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 1915年该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10月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事业。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1)重视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业务。它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并常以富有实效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路透社的声誉和影响。

(2)多年来,路透社在采集编辑新闻稿件时已基本形成了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报道风格。

(3)重视经济信息服务和其他经济业务。目前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现在他还经营着多种经济业务,经纪业务方面所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4)重视技术,不断改进传播手段。为保证自己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路透社在它创办早期就己使用过火车信鸽等手段沟通信息,其后又较早地利用电报线路来传递信息。目前他的全部业务都是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每年还要拿出全年收入百分之四点五左右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安装新设备。

(5)适应时代,积极调整也是路透社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他在20世纪前半期经历一系列经营权的混乱变更后,有家族控制的独资改组为股份公司。二战后,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

兰报联社也先后参股,使得它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的国际性通讯社。

(6)改变了过去对于网络的保守的态度,通过网络提供各种互联网设计的服务。

(7)一百六十年来,英国国内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动荡,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也算稳定,这使得路透社的发展基本没有受到政局的影响,不像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因政局的动荡而瓦解,而且一如既往的得以发展,这也是路透社能持续发展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4. 简述报纸新闻评论的几种基本体裁。

【答案】(1)按其主要性能分

①带有全面部署性的新闻评论

通过对全局性的问题进行发言,及时传达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指示精神,阐述党和政府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方针、政策,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指出方向和道路,交代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对各行各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②带有说理启发性的新闻评论

对党和政府在各个小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典型和倾向性问题,主要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来启发读者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文章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这类评论常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社论、思想评论、漫谈、杂感等署名文章的形式出现。

③带有业务指导性的新闻评论

这类评论专业性较强,往往针对某条战线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使从事某一领域具体工作的干部、群众有所遵循,有所鼓舞。媒体编辑部就工业、农业、商业、文教、卫生等力一面某一具体工作进行指导的评论均属这一类。

④带有政治鼓动性的新闻评论

一般指为配合重要纪念日、重要庆典、重大活动和外交礼节性而撰写的言论。这类评论虽然带有某种应景和应酬的性质,但也可以进行一些重要问题的解释和说明,表明我国在国内国际某些问题上的态度及立场。

(2)按其评述内容分

新闻评论可以分为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以及社会问题评论等。

(3)按其作者身份分

①从狭义卜看

a. 经常采用的主要由编采人员撰写、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的评论:社论、社评、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以及述评等;

b. 主要山编采人员、专家学者、业余通讯员和受众撰写的署名评论:专论、思想评论、新闻时评、小言论以及富有新闻性和文艺色彩的随感、杂文、文艺评论。

②从广义上看

a. 包括工作研究、采访札记、访问随笔、市场漫步以及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记者来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