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电影《马路天使》的导演是_____。
【答案】袁牧之
2.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_____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
【答案】拉斐尔
3. 威尔第早期的歌剧《_____》是作曲家成功的起点,中期写有著名的三大浪漫主义悲剧《_____》、《_____》和《茶花女》,其中《_____》是威尔第歌剧创作进入成熟的标志,1871年创作的埃及背景的歌剧《_____》、是他中期创作的顶峰,晚年以莎士比业同名剧为题材的《_____》是意大利悲歌剧的最高造诣。
【答案】纳布科; 游吟诗人; 弄臣; 弄臣; 阿依达; 奥赛罗
4. 电影《公民凯恩》是( )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的作品。
【答案】美
5.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文艺复兴时期_____的作品。
【答案】莎士比亚
6. 《响屐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 )表演的舞蹈。
【答案】西施
7. 古典主义音乐常用的音乐体裁有:_____等
【答案】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歌剧
8. 海顿早期的弦乐四重奏是五乐章结构,后来开始采用与_____一样奏鸣曲式四乐章结构,并用_____原则将四件弦乐器组合在一起,以对位手法安排各声部的进行,其弦乐四重奏的代表作有“_____”弦乐四重奏和弦乐四重奏等。
【答案】交响曲; 谈话; 皇帝:云雀
9. 有关戏剧的起源,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提出了多种假说:_____等。
【答案】摹仿说、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
10.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______经千年不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双曲石拱桥。
【答案】赵州桥
【解析】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_比省赵县佼河上。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旱、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二、名词解释
11.规定情境
【答案】规定情境是一种假定,是在演出的创造中所存在的一定的假定。它既包括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假定,也包括导演、演员和美术工作者(布景设计、置景、灯光、服装、化妆)、音响、效果工作者等所创造出来的假定。规定情境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它是由剧作家、导演、演员和美术工作者共同创造出来的“艺术的虚构”,在演员的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2.正剧
【答案】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13.新派武侠片
【答案】60年代下半期、70年代是武侠电影主宰整个香港影坛的时代,也是香港电影全面转型走向国际化、走向品牌和明星化的时代。这个时期,武侠电影的发展此起彼伏,其中一个阶段就是新派武侠片。其中李翰祥导演的《儿女英雄传》、岳枫导演的《燕子盗》、张彻拍摄的《虎俠歼仇》等电影被公认为新派武侠电影的揭幕之作。而1966年邵氏公司相继推出张彻导演的《独臂刀》和胡金锉导演的《大醉侠》两部武侠电影,带动整体香港武侠电影的变革和发展,标志着新派武侠片的正式诞生。
14.上下句
【答案】戏曲音乐结构形式的一种。梆子、皮黄等声腔系统,唱词大体是相对整齐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其音乐则是以平衡对称的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俗称“上下旬”。在粤剧板式变化的唱腔中,上下句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它是各种板式唱腔的发展基础。
15.新民族主义音音乐
【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音乐家,一方面将发展民族文化、壮大民族音乐于本国的民族独立运动相结合,一方面由年轻一代的作曲家开创新的、更为广泛的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这些后继者中的音乐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更为深入细致和准确,并且更多的接受了同时期西欧各流派、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上同样进入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潮流中,因此很多专著将这一时期的民族乐派成为新民族乐牌。
16.题目正名
【答案】戏曲术语。元明杂剧用以概括全剧情节的对句,有的用一联,有的用两联。如《窦娥冤》杂剧的题目正名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作用一般认为是在演出前作广告以招徕观众。
17.曹禺
【答案】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他的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在戏剧结构上,以矛盾冲突为核心,语言具有个性鲜明的性格,他笔下的人物个性化语言非常突出。曹禺在把欧洲近代戏剧的写作技巧运用于中国的话剧创作,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方面; 在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特别地女性形象方面; 在使剧本富于激情和诗意,特别是悲剧艺术的建树方面; 在把生活中的口语加工成文学语言,使对话艺术趋向完美方面,以及在使剧本同时具有可读性和可演性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雷雨》的出现昭示着中国有了第一部可与外国经典戏剧比肩的作品。
18.《黄土地》
【答案】《黄土地》是1984年陈凯歌执导的影片,凝聚了这一代电影人文化精神和社会理想,也是中国电影“第五代”标志性的作品。人文思考的深度是《黄土地》震撼人心的主要所在。影象语言的自觉把握是《黄土地》另一艺术价值。本片的影象语言突现出独立的意义。包括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的开创性,构图对内涵意义的突现,影象表现的文化意味的寄托等等。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的开创性是前所未有的,大片黄土地的色块,婚礼铺排的红色和乡民黑色的组合,构成创作者表现的文化内涵。
19.四大徽班
【答案】四大徽班清代乾隆年间形成的戏曲演出组织,分别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三庆徽班先进京,以其丰富多彩的剧目和二黄调等新颖的曲调赢得北京观众的喜爱,在北京立定脚跟,后来众多徽班接踵而来,形成四大徽班,称雄于京都舞台的局面。四大徽班进京的过程中接受了昆曲、秦腔的剧目、表演和音乐元素,逐渐演变而成带有北京特点的戏曲剧中,后来经过程长庚、谭鑫培等艺术家的改革和发展,形成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立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京剧。四大徽班对京剧诞生起了重要作用。
20.秧歌
【答案】秧歌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表演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秧歌队由于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人物,手执扇子、手帕、伞、鼓等道具。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秧歌的音乐包括小场演唱、作为舞蹈伴奏的锣鼓打击乐和琐呐吹奏,其伴奏乐器除琐呐、锣鼓外,还有二胡、笛子、竹板等。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