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德彪西印象主义的管弦音乐作品有:根据马拉美同名诗歌写作的前奏曲《_____》、三联画《_____》和交响素描《_____》等。

【答案】牧神午后; 夜曲; 大海

2. 十四世纪意大利世俗音乐体裁有_____。

【答案】牧歌、猎歌、叙事歌

3. . 《霍尔堡组曲》是作曲家_____为纪念17世纪的丹麦民族戏剧奠基人霍尔堡诞辰200周年而作的作品,采用了_____音乐风格写作。

【答案】格里格; 巴罗克

4. 新启蒙时代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主义话剧代表作有锦云的_____、高行健的_____、刘树纲的_____。

【答案】《狗儿爷涅槃》:《车站》:《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5. 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的曲作者是( )。

【答案】萧友梅

6.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由文字、______和插图等基本构成要素组成。

【答案】标志

【解析】视觉传达设计指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

7. 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

【答案】孟欣

【解析】《同一首歌》栏目于2000年1月27日创立,借用歌曲《同一首歌》,请来观众所熟知的歌唱家和歌手,为观众献唱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同一首歌》以制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唱会为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8. 话剧《茶馆》的剧作者是( )。

【答案】老舍

9. 德国作曲家_____是“空间音乐”最重要的实践者,他运用三个交响乐队写作的《_____》是这类音乐的代表。

【答案】斯托克豪森; 音群

10.宋代词体歌曲《扬州慢》和《杏花天影》的曲作者是( )。

【答案】姜夔

二、名词解释

11.砌末

【答案】戏曲演出所用的大小道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戏曲的砌末都以适合表演为原则,而且经过美化,与生活的真实物件有一定的区别。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些也是舞蹈的工具。既点染环境,但又不把空间固定,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以适应戏曲处理舞台空问高度灵活自由的特点。

12.小剧场戏剧

【答案】小剧场戏剧是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仅指物理空间小,多上演先锋性实验剧目,与大剧场的概念相对立,多与大剧场传统剧目的艺术观念和方法相悖,是对大剧场的挑战,具有反叛性特征,大小剧场的冲突反映了正统派与先锋派的对立。

13.节奏

【答案】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能够使乐曲体现出情感地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任何音乐,无论是庞大的交响乐,肃穆的宗教歌唱,还是简朴的乡村民歌,都具有节奏。

音乐的奥妙之一在于这种周期性律动的无限多样性: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各有不同的强拍循环周期,它们构成了音乐的不同格调。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了音乐的性格。

14.连台本戏

【答案】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剧情连贯,有文有武,通俗易懂,多用机关布景,但也夹杂一些荒诞的内容和庸俗的嘘头。北宋末年的《目连救母杂剧》,清宫大戏如《升平宝筏》、《鼎峙春秋》等都是长达240出的长篇大戏。20世纪初年上海流行连台本戏,如《西游记》、《封神榜》、《狸猫换太子》等。上海潘月樵、夏月珊等的“新舞台”,以及欧阳予倩、周信芳等,都曾编演过连台本戏。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消失,近年有整理演出者。

15.新派武侠片

【答案】60年代下半期、70年代是武侠电影主宰整个香港影坛的时代,也是香港电影全面转型走向国际化、走向品牌和明星化的时代。这个时期,武侠电影的发展此起彼伏,其中一个阶段

就是新派武侠片。其中李翰祥导演的《儿女英雄传》、岳枫导演的《燕子盗》、张彻拍摄的《虎俠歼仇》等电影被公认为新派武侠电影的揭幕之作。而1966年邵氏公司相继推出张彻导演的《独臂刀》和胡金锉导演的《大醉侠》两部武侠电影,带动整体香港武侠电影的变革和发展,标志着新派武侠片的正式诞生。

16.奏鸣曲式

【答案】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呈示部包含在调性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部和副部,它们是全曲的核心主题; 展开部发展呈示部出现过的主题,调性频繁转移,极大地造就戏剧紧张度; 再现部重现呈示部主题,但所有主题全部统一在主调上,形成音乐戏剧的完满解决。

17.旦

【答案】戏曲表演行当之一。女脚色的统称。宋元南戏中己有“旦”脚一行,元杂剧中也有“正旦”一行,都是担任女主人公。随着表演技艺的精进,旦脚逐渐分化出正旦、老旦、小旦、贴旦、花旦、武旦、彩旦等分支。

18.关汉卿

【答案】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己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史。大都人。一说祁州人。一说解州人。作杂剧60多本,今存18本。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等。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极高的现实性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19.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答案】中国左冀戏剧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简称“剧联”。1930年冬成立于上海,前身是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代表作家作品如田汉的《回春之曲》《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名优之死》,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赛金花》《自由魂》,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欧阳予倩的《屏风后》《车夫之家》《买卖》和《同住的三家人》等。

20.四大徽班

【答案】四大徽班清代乾隆年间形成的戏曲演出组织,分别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三庆徽班先进京,以其丰富多彩的剧目和二黄调等新颖的曲调赢得北京观众的喜爱,在北京立定脚跟,后来众多徽班接踵而来,形成四大徽班,称雄于京都舞台的局面。四大徽班进京的过程中接受了昆曲、秦腔的剧目、表演和音乐元素,逐渐演变而成带有北京特点的戏曲剧中,后来经过程长庚、谭鑫培等艺术家的改革和发展,形成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立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京剧。四大徽班对京剧诞生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