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891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综合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体政治心理
【答案】群体政治心理是指个体在共同的政治活动、政治环境中形成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和相应的政治行为,是社会群体对本身特定的政治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政治关系的反映。
2. 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他们的各级代表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就是人民的代议机关。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机关的限制,不允许其他的国家机关与之抗衡。它在国家机关的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拥有最高权力,其他一切国家机关均由它产生,并向它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则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3. 政治冷漠
【答案】政治冷漠表示一种心理状态,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行为方面的意义,借以表示参与行为的缺乏。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行为方式,政治冷漠可能出自四方面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的政治浩劫之后,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疲倦反感或对于政治目标失去信心而对政治无动于衷;
②政治权力的权威基础和效力下降,由此引起政治参与的功能下降;
③政治权力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人们对于政治管理的信任程度下降,进而导致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下降;
④在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正常情况下,因为政治机构已替其成员解决大部分问题,故有些公民觉得其关心政治与参加政治与否均无所谓,从而不参与政治。政治冷漠虽然表明了公民一定的政治态度,也可在特定意义上影响政府政策,但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容易出现决策的专断。而且,如果是因公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而采取的政治冷漠,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
展为政治小服从,甚至导致政治反抗。
4. 弹劝
【答案】弹勃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利(或豁免权)的政府高级官员或法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或与其职业道德不相符的行为等)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5. 理性选择理论
【答案】理性选择理沦的源头是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坚持一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它首先假定了一个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冉在各种可能的情景下来计算和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面临的选择及其行动方案。
二、简答题
6. 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和特点。
【答案】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依据一定的规律,按照社会结构多样化的分界和组合方式组成政治文化的结构。
(1)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
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2)政治文化结构的特点
①处于不断变动状态的政治文化,其结构的层次性特征并不十分明显。从三个层次自身来说,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渐次由低向高而形成的,从三层次的内容来说,每一个具体的环节,都是其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政治文化结构的这三个层次的特征和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变化的小同步性。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层次,政治文化的变异首先是从这一层次开始的。与此相反,政治心理层次的变动过程则非常缓慢,它不会随着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变化而立即变化,因此往往成为阻碍政治发展的滞后性因素。政治价值意识作为中间层次,它虽然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心理两个层次的制约,同时又在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并具有独特的规定性,因而它在政治文化结构中也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不同步性。
③政治文化结构内部三个层次的相互运动,表现为相互间依存、配合和制约的关系。
7.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与方式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按照政治社会化的进行方式,可以把政治社会化分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
(1)直接的政治社会化主要形式有:
①政治模仿,即是指社会成员接受他人的政治价值、政治信念,模仿他人的政治行为方式和政治态度。
②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人们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它具有广泛的作用范围,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政治知识和价值规范一般都是通过政治教育获得的,它可以通过反复作用而有效地灌输特定政治价值和信念。此外,它具有可控制性,政治体系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它来调整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向。
③政治专业训练。政治专业训练实际上是专门化、系统化和深入化的政治教育。它的目标在于塑造特殊政治人格,其中心任务是培养特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其作用范围只是政治性专业人员。 ④政治实践。人们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是直接政治社会化的最有效方式。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反复检验自己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深化自己认识。
(2)间接政治社会化的形式主要有:
①人际转移,即是指人们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些人的看法、情感、态度转移到政治人物身上,比如,儿童会把其对于父母及其权威的态度转移到政治人物身上,从而影响到其政治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②价值转移,即是人们把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社会价值、期望等等转用于政治生活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是特定社会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进入政治生活时,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社会价值带入政治领域,使之转变为政治价值,比如,人们的社会道德价值就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政治道德。因此价值转移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3)规则转移。人们把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规则、规范、技能等移用于政治生活,就形成了间接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规则转移。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规则往往对政治生活规则产生极其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它也是人们实现规则转移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和来源。
8. 邦联是否为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为什么?
【答案】邦联不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邦联制国家的特点主要是:
(1)各成员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彼此隶属和制约关系,而且只是在某些方面采取程度不同的一致行动;
(2)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邦联一般不设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和国籍:
(3)邦联设有邦联成员国的协商机关,其成员主要由各成员国的政府首脑担任,其职能主要是协商成员国之间的共同事宜;
(4)邦联成员国之间的共同活动以各方共同签字的条约为基础。
邦联制国家实际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国际组织。当今的欧洲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都是邦联的具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