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701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基础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它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两党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1)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事实上,在实行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以外,往往还存在着其他若干小党,不过,由于其政治力量弱小,因而不可能作为主要政党单独执政,而只能以其他方式和途径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政治生活。
(2)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资产阶级两党小仅代表了不同的资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又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人们在两大政党之间作出的选择,不过是选择资产阶级的不同统治手段,而并不能触动资本统治的本质。
2. 政治决策
【答案】政治决策是指政治权力对于政治管理活动问题的决定行为。从本质上讲,政治决策,就是政治管理者确定所要实现、维护和发展的特定利益要求及其方式的行为。政治决策应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和政治管理的任务而进行,是政治管理行为实施过程的起点。政治决策具有公共权威性和公共选择性的特点。政治决策具有立法决定、行政决策、司法判定不同的决策形式。
3.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4. 氏族社会
【答案】氏族是指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原始氏族社会有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几种形式。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氏族制度前期,由于普那路亚式的群婚和妇女在生产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社会处于母权制氏族时期。后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畜牧业出现,男子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增长,父权制氏族代替了母权制氏族。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①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②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一一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③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5. 寡头统治铁律
【答案】寡头统治铁律是由精英主义代表人物米歇尔斯提出来的。米歇尔斯通过对社会民主党的考察发现,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社会民主党不得不将自己组织起来,而一旦形成了组织,要让组织发挥最大的功效,就需要坚强的领导。一旦这些领导占据了高位,就倾向于将自己的权势看作是永久的,死死抱住权力不放,从而变成寡头统治。
二、简答题
6. 试述政治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善恶为中心进行评价的社会规范和标准,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两者的区别:
①政治是社会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利益关系的直接体现,而道德则是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关系支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他社会关系;
②政治具有权力强制性,而道德是靠不具有权力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信念来实现的; ③政治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而道德则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
(2)两者的联系:
①政治对于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政治权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改造社会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②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社会的道德善恶标准往往影响着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作用力一向和力一式,同时,道德也规范着政治成员的政治行为。
7. 什么是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与群体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1)利益集团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质,它代表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参与国家政治活动。但它不同于政党,政党是通过获得政治权力而发挥政治影响力。利益集团参与政治,作为社会力量,通过言论和行动,通过与政党和政府机关的互动关系,施加影响,反映和维护本群体的利益。因此,利益集团也具有同类相聚性、互益性的理论特性,在实践中它是民间性的组织化程度较高
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2)利益集团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质,它代表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即,具有共同利益诉求的成员组成利益集团,该利益集团的行为反应该群体的利益,并为实现群体利益而努力。
8. 简析政党具有“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功能。
【答案】政党具有掌握政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通过方法和制定政策的方式才能实现。所以,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在近现代国家里,政治权力的行使,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是通过政党政治实现的。政党在组织政府、制定法律和政策、施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2)在西方国家,无论是共和制国家还是立宪君主制国家,政权机构通常是由政党组织的。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操纵议会,通过选举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把本党的政纲通过议会制定为法律交由政府执行; 二是由本党的官员组织和参加政府。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政治生活中,政党还在调节议会和政府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调节联邦制国家中央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政府进行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3)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党对社会的领导通常是通过国家机构来实现的。党对各类国家机关的领导是国家机关正确执行其职能的根本保证。因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性政党政治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机关起着领导、监督和保证作用。
9. 共和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选举产生统治者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共和制具有不同的历史类型和阶级性质。
(1)奴隶占有制共和国。共和制最早存在于奴隶制国家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古希腊的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古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由少数特权贵族选举的由显赫贵族组成的元老院,行政权力由限任制下的执政官、监察官和独裁官执行。古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制转变为君主制,在权力形式上是由取消限任制、确立终身制开始的。
(2)资产阶级共和制。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较为普遍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它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任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从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关系上看,资产阶级共和制又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和混合型的议会制一总统制三种。
(3)议会制。指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在法律上对议会负责的共和国制度。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后,内阁必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进行改选,以使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议会制又称为内阁制。议会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区别在于国家元首不同,前者为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后者为世袭的君主。但与议会君主制相似的是,议会共和制下的总统一般不掌握实际权力,只是虚位元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