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理工大学885机械设计基础(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设计哪种类型的凸轮机构时可能出现运动失真?当出现运动失真时应该考虑用哪些方法消除?
【答案】(1)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和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可能出现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2)可适当增大凸轮基圆半径的方法消除运动失真,对于滚子从动件还可适当减小滚子半径来消除从动件的运动失真现象。
2. 选择联轴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选择联轴器的基本原则是:
(1)联轴器传递载荷的大小、性质,及对缓冲、减震功能的要求。 (2)联轴器连接的两轴轴线位置的精度。 (3)联轴器工作转速的大小。
3. 什么是有初拉力的圆柱螺旋弹簧? 有初拉力和无初拉力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特性曲线在载荷变形图上有什么不同? 初拉力如何形成? 有初拉力的弹簧有什么优点?
【答案】有初拉力的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就受有初拉力荷小于
的作用,其特性曲线见图
当外载
时,有初拉力的弹簧不伸长,只是各圈之间的并紧力减小。对比图
无初拉力的弹簧(两弹簧其他条件
特性曲线可知,在变形×相同时,有初拉力的弹簧可承受较大的载荷,即质量较轻。
都相同)。初拉力是卷制弹簧时,使各弹簧圈并紧而产生的。有初拉力的弹簧优点是:尺寸紧凑,
图
4. 机械零件常见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至少说出五种)
【答案】机械零件常见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1)打滑和疲劳破坏是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2)链条疲劳破坏、铰链磨损、铰链胶合、过载拉断等式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3)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等是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4)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和轮齿折断等是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5)疲劳点蚀、轴承塑性变形、轴承磨粒磨损等是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
5. 为什么螺纹联接大多数要进行预紧?
【答案】螺纹联接大多数要进行预紧的目的是提高被联接件之间联接的紧密性,防止被联接件间的分离和相对滑移,还有助于防止螺纹联接的松动。
6. 在三角带(V 带)传动中,带轮直径、带型号、根数、转速均不变,试分析改变带长时,带传动承载能力及其寿命的变化。
【答案】在其它参数不变时,带长越大,带的中心距增大,小带轮的包角增大,带传动的承 载能力提高,同时带的应力循环次数减少,带的寿命増加;反之,承载能力降低,带的寿命减小。
二、计算分析题
7. 某钢材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指数m=9, 试求循环次数N 分别为
【答案】由题意: (1)
时,
由于(2)
时,
(3)因
故应取
8. 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形
系
数
小轮材料为
许
大轮材料为45钢,齿用
应
力
所以取
屈服极限
次时相应的寿命系数
取循环基数和疲劳极限
寿命
问:(1)哪个齿轮的接触强度弱?
(2)哪个齿轮的弯曲强度弱,为什么?
【答案】(1)大齿轮的接触强度弱。由于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其接触应力相等,故许用应力小的大齿轮的接触强度弱。
(2)大齿轮的弯曲强度弱。根据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可知弯曲
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比值:且比值大的弯曲强度低,有:
故大齿轮的弯曲强度低。
9. 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已知凸轮顺时针方向转动,
基圆半径
从动件行程
点;
凸轮转角为
下降到最低点;凸轮转角为
(2)以
其运动规律如下:凸轮转角为
时,从动件等速上升到最高
时,从动件等速
)
远休止角
时,从动件在最高位停止不动;凸轮转角为
时,从动件在最低位停止不动。(可选
【答案】(1)根据题已知作出位移线图s-ψ, 如图所示
为半径作基圆,此为对心机构,故0点即为从动件的起始位置;将位移线图的推程
近休止角
并将推程运动角分成与位移线图对应的等
依次对应相等……
最后得一系列点
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别若干等分;在基圆上,
沿
的反方向取推程运动角
回程运动角
分,得
各点;由此过以上各点作过基圆圆心的射线,并沿各射线自基圆开始量取从动件上将得到的各点连成光滑曲线,便得到所求的凸轮轮廓线,
相应的位移量,即取廓线图上线段11'
等于位移线图中的
如图所示。
图
10.在图1上直接改正轴系结构的错误。(齿轮传动油润滑,滚动轴承脂润滑,轴端安装V 带轮)
图1
(排版时注意:上图应水平放正) 【答案】正确的轴系结构如图2所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