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2.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3.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4.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5.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6.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依此初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7.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8.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二、简答题

9. 理性义与色彩义有什么区别?

【答案】理性义与色彩义的区别表现为:

(1)概念不同

理性义又称为概念义,在指明词所表示的事物的范围时,理性义起主要作用,它是实词词义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主要靠它表示相应的概念。

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

(2)重要性不同

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关,它们不是每个词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一个词可以没有色彩义,也可以有两种以上的色彩义,但不能没有理性义。

10.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答案】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5)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1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答案】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时的主要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2.简述现代汉字标准化的具体表现。

【答案】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1)定量,是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以便于汉字的学习和运用,便于现代化建设中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讯传递、情报检索、指挥调度、生产管理以及打字印刷等的汉字处理。按照汉字定量的要求,姓名用字、地名用字、方言字、科技专业用字,都有必要制订字表,适当加以限制。

(2)定形,是指规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为了适应定形的要求,今后对简化汉字笔画的工作,要采取审慎的态度。为保持字形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应该对汉字进行笔画的简化。在将来需要对某些汉字的笔画进行简化时,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方式。汉字定形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整理异体字。

(3)定音,现行汉字的定音工作还要继续进行。人名、地名的异读,要进一步审订。轻声词、儿化词在书面上表示小出来,口语里有一定的随意性,应该编写相应的调表。另外,一些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也应该审订。

(4)定序,是规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排列汉字便于查检汉字,所以又称梭期法。工具书的编写,档案、资料索引的编排,印刷铅字的排列,公}算机汉字字库的编制和汉字信息处理等,都要求汉字有定序。汉字的排列方法有义序法、音序法和形序法三大类。

13.公文语体和政论语体各有哪些特点? 举例说明。

【答案】(1)明确性、简要性和规格性,是公文语体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在语言运用上,公文语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①使用的词语

a. 公文有一套自己专用的词语(固定的习惯用语),以适应特定交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