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2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心理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小亮在这次的期末考试中,年级排名第25, 参加考试者共1000名学生,小明的百分等级为( ) 。

A.97.55

B.90

C.75

D.25

【答案】A

【解析】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可得:

2. ( ) 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

A. 常态化

B. 线性化

C. 百分制

D. 分布均匀

【答案】A

【解析】常态化的过程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标准分数,即是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

3. 有关测验的等值技术,以下阐述中正确的是( )。

A. 值可以用在不同心理品质的测验当中

B. 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必须保证相等的测验信度

C. 参加不同形式的测验等值后的结果可能不同

D. 等值关系随测验样本的改变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测验等值是通过对考核同一种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作出测量分数系统的转换,进而使得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其条件主要有: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可递推性、样本不变性、对称性。

4. 李红在30名同学中物理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为( ) 。

A.65

B.75

C.85

D.95

【答案】C

【解析】根据未分组资料百分位等级计算的公式

5. NEO 人格调查表是根据( )编制。

A. 内容关联法

B. 经验效标法

C. 因素分析法

D. 理论推理法

【答案】C

【解析】五因素模型结论的证据主要基于问卷研宄,科斯塔根据16PF 因素分析和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五因素的NE0-P1人格量表,其问卷研宄的重要支持证据来自跨文化词汇研宄。

6. 对测验按奇数项目、偶数项目或其它标准分成两半,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的信度,称为( )。

A. 重测信度

B. 内部一致信度

C. 复本信度

D. 折半信度

【答案】D

【解析】折半信度即对测验按奇数项目、偶数项目或其他标准分成两半,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的信度。内部一致信度反映的是测验中某些项目的分数与测验中另一些项目的相关。重测信度即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复本信度即同一组被试接受两个等值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7. ( )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A. 离差智商

B. 比率智商

C. 百分等级

D. 标准九分数

【答案】A

【解析】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8. 大多数适合普通人群的测验如果要有较大的区分能力,一般应使题目的平均难度( )。

A. 越低越好

B. 约为0.27

C. 中等

D. 越高越好

【答案】C

【解析】研宄者在利用项目分析选择试题时,应使题目的难度分布广些、梯度大些,使整个测验的难度分布呈正态分布,且平均水平保持在0.50, 才能使测验具有较大的区分能力。

9. 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

A. 比纳

B. 高尔登

C. 卡特尔

D. 铁钦纳

【答案】B

【解析】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是倡导测验运动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测量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胖瘦等身体素质及视听觉的敏锐度、肌肉力量和反应时等感觉运动功能,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登也是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他还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10.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即( )。 A. B. C.

D.

【解析】

表示的是真分数方差,表示总方差。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1.多重能力倾向测验的特点包括( )。

A. —般包含4-9种分测验,各分测验分别测不同的能力。测验结果除总分外,还有各个分测验的分数,对一个人的能力可提供多方面的说明。

B. 常模通常根据一个标准化的团体建立,因此测验结果的各分测验得分可以直接相互比较,以判定每个人在能力上的所长和所短。

C. 在测验时间及材料上,都比特殊能力倾向测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