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班主任;困境;对策

  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当中,班主任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然而,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既表现为农村班主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家庭教育不到位,教育缺乏合力;留守学生较多,心理教育的难度加大;班主任工作压力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些特殊性问题,如语言沟通上的障碍;相对闭塞的文化环境导致的自卑心理;多民族聚居区学生集群现象严重;学生理想定位不明确,自我发展的动力不强;洒脱的民族性格和相对自由的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规则意识薄弱;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班主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使得班主任工作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文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在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以及教育案例的搜集与教育经验的积累,在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的基础上,认为要有效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质量,一方面需要社会层面的客观条件的改善,如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环境;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家长重视教育并注意家庭教育实施的有效性;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减轻班主任负担,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等。另一方面,也需要班主任自身能力的提高及教育方法的改进,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坚定的职业信仰,主动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给予学生表现空间,增强学生自信;举办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其自我发展的动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切实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