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852宏微观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
【答案】边际收益产品(MRP )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MP )和边际收益(MR )的乘积,即。厂商为使其利润最大,总是使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量等于这一单位要素所耗费的成本,所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就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FC ),这里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增加雇用最后一个单位劳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边际产品价值(VMP )指要素的边际产品(MP )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每个厂商来说,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边际收益(MR )始终不变且等于产品价格,即MR=P,所以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是相等的。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边际收益总是小于价格,即MR
2.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
【答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分析市场一般均衡时得出的一个定理。阿罗认为,用投票的方式不可能把个人的偏好集中起来,形成合乎理性的社会偏好。即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包含两项重要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序的; 每个人的偏好次序是传递的。根据这两项假设,阿罗指出,要建立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必定要违反他规定的下列五项条件的一项或若干项,否则社会福利函数就无法建立。这五项规定或条件为:
①自由三元组条件:在所有选择方案中,至少有三个方案,对之允许有任何逻辑上可能的个人选择顺序。
②社会选择正相关于个人价值条件:如果某一选择方案在所有人的选择顺序中地位上升或保持不变,且没有其他变化发生,则在社会选择顺序中,这一方案的地位上升,或至少不下降。③不相关的选择方案具有独立性条件:第一,任何两个选择方案的社会选择顺序仅仅依赖个人对这两个方案的选择顺序,与个人在其他不相关的备选对象上的选择顺序无关; 第二,任何两个选择对象之间的社会偏好顺序仅仅依赖于个人相应的选择顺序,而与偏好强度等因素无关。
④公民主权条件:社会选择顺序不是强迫的。
⑤非独裁条件:选择规则不能是独裁的,即不存在这种情况:一个人的选择顺序就是社会的选择顺序,所有其他人的选择是无足轻重的。
阿罗证明了不存在一个选择规则或选择程序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个假设和五个条件,这表明由个人选择合乎逻辑地转化为社会选择的过程包含巨大的困难。
3. 委托代理关系
【答案】委托代理问题是指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1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
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即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4. 蛛网模型
【答案】蛛网模型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求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模型却证明,按照占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与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不同的是,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 t-1,即供给函数为,并根据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不同,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类型。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的情况,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
5. 限制价格
【答案】限制价格也称为最高限价,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如图所示,原先产品市场的均衡点为E ,即均衡价格为P e ,均衡数量为Q e 。P 0为限制价格(P 0 限制价格 产品的短缺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可能引发黑市交易。为了维持产品的限制价格,政府通常会采取产品配给的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打击黑市交易。 6. 需求 【答案】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的概念包含以下几点内容:①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的,比如一个月或一年,而不是某一个时点上的; ②需求是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数量,即需求是一组与价格水平对应的需求数量,而不是一个需求数量; ③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 ④需求是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顶期等。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 7. 可变成本 【答案】可变成本指在短期内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成本,是与不变成本相对应的概念。可变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等。厂商没有生产时,可变成本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可变成本会相应地增加,这一过程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开始时产量增加,可变成本的增加幅度可能较大,因为各生产要素组合不一定有效率; 随着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效率得到发挥,可变成本增加幅度变缓; 最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会使它增加较快。 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了厂商的总成本,不变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可变成本是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因此可变成本的增长量与总成本的增加量相等,它们的增长率也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 可变成本可以帮助厂商决定在短期内是否继续生产,因为不变成本对于厂商来说是不能改变的,而可变成本则不同,它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厂商停止生产,不能节省不变成本,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