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812文化与传播专业综合之《新闻采访与写作》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5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调查性报道
【答案】调查性报道又称“揭丑”报道,是西方国家报刊上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里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黑社会的内幕等等。报道者通过自己比较长期而完整的亲自积累、观察与最近的调查研究,对某一或某类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深入、系统或深入详细的报道。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
2. 新闻写作思维
【答案】新闻写作思维,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凭借一定的认识能力来反映新闻事实(事件)的智力活动过程。新闻写作思维的特点包括:①用事实说话; 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 ③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④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3. 通讯
【答案】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文体与消息文体相比,差别之一在于它的延展,包括内容延展性、时间延展性和背景的延展性。
4.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
5. 组合式深度报道
【答案】组合报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一些独立成篇的文章组成一个版面或一个栏目,另一种是将一些片断合成一个整体。在现在的报刊中,组合报道较为常见。因为它对于各个子报道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