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874普通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重组。
【答案】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 物种。
【答案】物种简称“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
类群。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 异温动物。
【答案】异温动物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蜂鸟属于鸟类,它们在活动时,属于恒温动物,但是当他们在休息时,为了降低维持体温代谢能量的需求,身体温度的调节会改为类似变温动物的方式,身体的温度会随外界的温度而改变,这种体温调节的方式归类为异温动物。)
4. 胎座。
【答案】胎座是指子房内壁上肉质突起的结构,其上着生胚珠。
5. 细胞内液。
【答案】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男)和30%(女)。
6. 稳态。
【答案】稳态是指生物通过许多调节机制,保持内部条件相对恒定的状况。也称内稳态。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反馈。
7. 大进化。
【答案】大进化又称宏观进化,是指物种和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进化模式、进化趋势和进化速率。
8. 营养素。
【答案】营养素是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9. 恒温动物。
【答案】恒温动物又称温血动物,是指具有恒定的体温,能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的动物。
10.五界系统。
【答案】五界系统是指惠特克R.H.Whittaker 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二、简答题
11.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
【答案】人全身共有骨206块,通过骨连接构成人体骨骼,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1) 颅骨连接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
(2)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和尾椎,他们通过骨连接构成脊柱。胸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接构成胸廓。
(3)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可分为上(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上、下肢带骨分别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
全身骨的结构特点是与人类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适应的,如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骨盆和足弓也有相应的形态特征与之相适应。
12.生物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案】(1)特定的组成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所组成的。
(2)新陈代谢,在生活的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着无休止的化学变化,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复杂的反应网络,这些化学反应的总和称为新陈代谢,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得自由能来驱动化学反应。
(3)稳态和应激性,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条件被限制在一个很窄的幅度之内,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这一特性称为稳态;体内或体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生物体能感受这些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这一行为称为应激性。
(4)生殖和遗传,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久存活,它们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界有多种生殖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将全部遗传信息通过细胞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细胞体积或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应,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
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13.不饱和脂肪酸(脑白金、深海鲑鱼油等产品的主要成份之一)由于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已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为什么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恒温动物(如鸡、猪等)高得多?
【答案】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饱和脂肪酸的C 、H 上没有双键,分子可以伸直,紧密并列,需较多热能才能散开,熔点高,室温下为固态。不饱和脂肪酸的C 、H 上至少有一个双键,并部分扭曲成小弯,分子不能紧密排列,易散开,熔点低,室温下为液态。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洋和淡水水域中鱼类食物(如浮游生物)中脂肪酸组成不同。另外脂肪是鱼类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且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所以海水鱼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恒温动物高很多。
14.简述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答案】癌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如下:
(1)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能力。
(2)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在于转移性和分化程度不同。
(3)失去接触抑制。识别改变的原因:表达水解酶类;异常表达膜受体。
(4)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改变。重表达胚胎细胞蛋白、端粒酶活性升高。
(5)mRNA 转录谱系的改变——使基因表达和调控方向发生改变。
(6)染色体非整倍性。
(7)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①无限増殖的潜能。②在体外培养时贴壁性下降。③失去接触抑制。④培养时对血清依赖性降低。⑤当将恶性转化细胞注入易感动物体内,往往会形成肿瘤。其中,不死性、迁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是癌细胞的三个最显著特征。
15.以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排泄物形式说明这四个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 (亲缘关系)。
【答案】排泄物形式体现进化、亲缘关系:
16.多肽链在疏水环境还是亲水环境更容易形成螺旋?为什么?
【答案】由于稳定螺旋的力是氢键,那么在疏水环境中很少有极性基团干扰氢键的形成,而在亲水环境中则存在较多的极性基团或极性分子,它们能够干扰螺旋中的氢键使之变得不稳